2025-10-14
朱志成
45
「年輕人不好帶」其實反映的是管理框架過時。Z 世代並非不能吃苦,而是不願承擔無意義的苦,重視透明、界線與工作意義。領導應從「以前怎樣」轉為「現在怎樣帶出未來」,以引導、對話與信任取代命令與控制;溝通的關鍵不在你說了什麼,而在對方是否聽得進去。真正的對手不是某一代,而是拒絕改變的自己。
"錯"。
他們不是不吃苦,而是不願「亂吃」沒意義的苦。
他們不是逃避壓力,而是更清楚哪些壓力能促進成長、哪些只是消耗。
對他們而言,「被壓」不等於學習,「撐住」不代表成功。
他們想要的是努力有方向、有價值,而不是無止盡的犧牲。
這並非嬌氣,而是一種對職涯投入的自覺。
古語說:「橘逾淮而枳。」
同樣的橘子,過了淮河就變了味。
同樣的話、同樣的工作方法,放在不同世代,自然產生不同的反應。
真正的問題,不在哪一代「比較好帶」, 而是我們是否願意一起進化。
領導的核心,不是用「以前怎樣」要求現在, 而是懂得以「現在怎樣」帶出未來。
他們敢提問,代表在意透明;
他們重視平衡,是因為理解生活與工作的界線;
他們要求意義,是希望在工作中找到自我價值的延伸。
當主管學會從「命令」轉向「引導」,
從「批評」轉向「對話」,
從「控制」轉向「信任」,
你會發現,他們的創造力與責任感,遠超你的預期。
Z 世代不是對抗主管,而是對抗過時的方式。
溝通的關鍵,不在你說什麼,而在對方是否「聽得進去」。
管理的關鍵,不是壓制,而是讓團隊看見方向與意義。
與其把領導視為權力,不如視為「共創」。
當領導者願意學習、傾聽、調整,
新世代自然會用行動證明——他們能扛責任,只是方式不同。
我們不是輸給哪一代,而是輸給那個停在原地、不願更新的自己。
世界在變,產業在變,價值觀也在變。
若領導者仍停留在過去的成功經驗,就會錯過未來的機會。
與其抱怨新世代「不好帶」, 不如學會理解、溝通、共創。
因為真正的領導,不是讓時代服從你, 而是與時代同行。
管理六要
133 Followers
管理六要
133 Followers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