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期/生產管理

IoT物聯網/機聯網

智慧製造&工業4.0

產線運行出現障礙卻要跑現場才知?設備聯網即時監控的3個重要性

觀察數據發現產能不如預期的時候,要跑一趟產線才知道現場的生產狀況出現問題,產線卻沒人能來得及回報,導致後續通報維修耗費更多時間成本?設備聯網的即時監控特性可以幫助現場人員處理那些事情?以下是重點分析...

作者

吳欣珊

1.8k

・2022/02/07


1. 過去-針對已經生產的機台產能進行數據收集

產線數據大多仰賴人工計算,包含投料時間、機台生產時間、產出良品及不良品數量統計、更換模具時間、或機台故障時間等等。但產線在開始生產的情況下,一名員工要顧及的可能不只一個機台,在忙亂的狀況下只能做到確定機台是繼續生產狀態,但數據無法準確紀錄,這也是很多時候機台產出數據只能做為評估,而無法作為下次生產數據準則。


設備聯網的功能是將數據精準化,等於有額外的人力協助即時監控所有設備與機台數據,以及產量產能的所有計算,現有人力可以將精神專心集中在機台的操作及運作的確認,藉此達到產能的最大化。

 

2. 現在-對於現場即時狀況檢視及狀態監控

設備或機台的穩定生產也是投產是否順利的重點。無紀錄的狀況下,往往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沒問題時繼續投產,設備出問題時呼叫維修,但技師來也沒發現嚴重問題只好繼續生產,可是過程就是不太順利...試想有兩個設備,一個設備穩穩在一小時內生產30個數量,固定2分鐘產一個;另一個設備可能前面20分鐘神速產出了15個,結果機台卡住半小時,後面機台恢復正常又趕緊催產能...


兩種設備產出差不多,但機台穩定度若不足,會增加現場作業員的負擔,同時要再額外花時間去檢測維修,甚至不曉得設備問題在哪裡,反而耗費時間。


機聯網的系統除了記錄數據、即時的狀況回報以外,針對機台運作狀態也能進行有效監控管理,除了故障問題、故障時間紀錄,也能同步管理曾經維修過的歷史紀錄,避免發生不了解機台曾故障卻不斷維修的慘況。生產時,維持機台可以正常運作才是最重要的,紀錄能幫助決策設備是否要提早維護,觀看數據發現有問題時即時報修,也可簡單掌握產線進度


3. 未來-預測之後的產能、維護及優化

數據收集之後,進行分析,才能對之後生產計畫有所幫助。之前的產能數據大多做為參考值,以參考值估算下次大概的產能範圍,估算範圍不會脫離前次產能太多,數據上自然無法看到有效成長的幅度。當訂單一多,工單塞車,也不曉得該從哪裡著手去提升產線產能。


設備聯網的數據蒐集之後,統計每個工單的狀態、產能、產值,並計算出產量的精準數值,也包含不良原因及不良次數的紀錄,評估站點步驟流程的優化;設備稼動率的圖表化,清楚看到設備的實際運作的時間多寡,藉此評斷是否要增加維護保養的基準。

 

生產每個步驟都是環環相扣的,但最終的數據要如何運用,才是設備聯網在即時監控的狀態下,能幫助到生產線的主要功能,上述的3個重點,希望能幫助到每位努力在產線工作的管理者。

 




download

缺工趨勢懶人包.pdf

延伸閱讀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