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焦點

跨境經營策略

全球議題 - 區域經濟整合

從保護主義走向開放市場,是邁向全球化的旅程,國際分工的時代引領著世界的秩序,將資源、技術及勞動力做了合理的分配,隨著時間悄然推進,杜哈回合談判膠著多年,使得多邊貿易逐漸式微,雙邊貿易日趨活躍,區域經濟的經貿能力對於世界的影響不容小覷。

作者

黃彩珉

562

・2022/07/13

◆ 跨太平洋夥伴協定 (TPP)


談判成員國包括美國、日本、加拿大、澳洲、紐西蘭、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汶萊、墨西哥、智利及秘魯等12國,其中大多為臺灣主要的貿易夥伴,占臺灣對外貿易額比例超過3成,於2016年2月4日簽署協定,惟美國川普總統於2017年1月23日宣布退出TPP,對TPP造成重大衝擊。


在日本的積極推動下,宣布就核心議題達成共識,並將TPP改名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大致維持原TPP簽署之內容,但暫停適用22項原依美國要求而納入之條文,內容涵蓋「投資人及地主國爭端解決機制」、「智慧財產權保護」及「政府採購」等議題。臺灣於2021年9月22日正式向CPTPP協定存放國紐西蘭遞交CPTPP申請函,未來將持續推動依據CPTPP新會員入會程序完成後續作業。


CPTPP成員國人口規模將近 5億(占全球7%),總GDP超過11兆美元(占全球13.1%),貿易值占臺灣貿易總值超過24%,臺灣若能參與區域經濟對貿易十分關鍵。

◆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 (RCEP)


東協10國(印尼、柬埔寨、緬甸、寮國、越南、汶萊、泰國、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及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共計15個成員國,協定於2022年1月1日對已批准之成員國生效。


面對中日韓澳紐及東協10國等15國簽署的RCEP,這個由中國主導的全球規模最大自由貿易協定簽定生效後,象徵亞洲朝向區域貿易一體化邁進,也被視為中國擴大亞洲影響力之舉,將對美國總統拜登的亞洲政策造成壓力,促使拜登需更重視東南亞,以尋求面對中國崛起的態勢。


《日本經濟新聞》指出,RCEP有機會讓亞洲改寫世界貿易戰略。據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估算,到了2030年,RCEP一年可望為全球GDP總值增加1860億美元。

RCEP成員國人口規模將近 22億(占全球30%),總GDP超過26.2兆美元(占全球30%),成員國與臺灣貿易總額占臺灣貿易總值約58%,對於全球市場頗具影響力。

◆ 印太經濟框架(IPEF)


5月23日下午,美國總統拜登在日本東京正式宣佈啟動「印太經濟框架」(IPEF)。其中包含四大支柱:具有韌性的供應鏈、推動乾淨能源、減碳以及基礎設施、整合租稅與反貪腐,還有創造公平且有彈性的貿易。


目前IPEF尚無一體適用的經貿協定,參與國可依自身國家的條件,自行選取有興趣的領域進行協商,進而簽訂相關合作協議,相較於傳統貿易協定彈性更高。與此同時,各國最在意的降低關稅及開放市場等相關措施並未在IPEF中涉及,是否有足夠的吸引力令人存疑,然而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強調,參與國還是可以透過協定取得更多進入美國市場的機會。


IPEF成員國的總GDP占全球40%,IPEF主要是美國對印太地區的關注將不只限於國防軍事,也擴展至經濟貿易,透過實質利益拉攏印太各國,作為抗衡中國的國際地位。
參考資料: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RCEP全球最大的超級經濟圈正式簽訂
RCEP生效,成員國沒有台灣,是對台灣坐穩亞太供應鏈的考驗嗎?
印太經濟框架(IPEF)是什麼?台灣不在第一輪名單中真的是利空嗎?



延伸閱讀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