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4
黃正傑
1.7k
由於智慧手機、感測器、物聯網技術的發展,新的價值將從數據化中創造。那麼,數據化的意義為何? 又與數位化、電子化有甚麼不同? 數據化又如何創造新的價值? 這一課說明數據化的價值創造過程,並釐清數據化與數位化的差異。讓我們一齊探索數據化新價值!!
大家都在討論大數據、人工智慧對企業帶來的數位轉型,但是如果還是從舊的思維思考頂多只是提升效率, 無法"轉型"的。數據化(Datafication)這個名詞,可以讓大家可以更深度理解數據驅動如何帶來企業數位化轉型。
我在大學教授”系統分析與設計”的課程中,常常會告訴同學,如果發現協助電子化的公司有紙本訂單、出貨單等;那麼,系統分析與設計的工作可能省了一半,亦即把相關的表單欄位與作業流程進行分析,可以容易發展相關電子化系統。
電子化或數位化(digitization)就是把既有的紙本資訊或是人們的作業流程想法,轉換成數位化格式,進行傳輸、重新使用與修改。
1960年代開始,電腦系統軟硬體技術的進步,使得企業開始發展薪酬、財務、人力資源等電子化系統。然而,2000年智慧手機、感測器等發展,開始了數據化(Datafication)的契機。數據化就是利用數位科技讓數據、資訊脫離實體物件本身。例如:透過感測器偵測橋梁的結構、停車場的空位數或者利用3D技術去掃描物件等等。這意味著電子化或數位化(digitization)是一種將資訊附著在電腦系統上、數據化卻是從實體中抽離數據,兩種思維模式並不相同。
事實上,數據化正是大數據中最重要的創新概念之一。Lycett(2013)教授以創新服務價值的角度,解釋數據化有三個價值創造步驟:(1)去物質化(dematerialised): 脫離既有的實體或資源以及所屬的情境 (2)流動性(liquification): 讓數據可以容易修改、移動或進行不同方式的結合 (3)稠密性(density): 組合各種資源、重新賦予特定情境,產生新的價值。
以下以Netflix的案例就可以容易地明白:
Netflix將原本受限於實體DVD租片、特定實體通路傳送或者電視特定時段撥放的內容數據化,並能夠結合觀眾各種瀏覽行為數據,進行新的服務創新與價值創造。
透過三個價值創造步驟,是不是容易地思考數據的價值創新呢? 例如:勞斯萊斯透過引擎感測器,將馬達轉速、溫度等數據從實體引擎上脫離;透過歷史數據、其他引擎的比較分析,可以預測引擎的剩餘壽命;進一步,結合天氣、油料、飛航資訊,可以提供飛機最佳運行路徑以及油料預測等新服務與新價值。那麼,不論醫療、製造、農業等各個領域,都可以從數據化的價值創造步驟來思考各種可能的創新!! 同學們,思考一下自己的熟悉的領域,如何透過三個價值創造的步驟來創造價值?
科技轉角巷
149 Followers
科技轉角巷
149 Followers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