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企業的降維競爭困境

2024-07-01

69

素有非洲之王之稱、手機市占超50%的陸企傳音,在非洲平均手機銷售單價更才僅人民幣500多元。凡此說明,受購買力限制影響,新興市場40億人口泰半對近年來黃仁勳所掀起的AI效應無感;反而偏好購買中低端商品,而剛巧,這也是陸企最大的競爭優勢及歐美企業的降維競爭困境。

上周,《彭博社》報導美政府考慮進一步限縮AI晶片出口大陸之新聞,其他媒體也同步報導了陸企拿下新興市場智慧手機三分之二市占、美歐同步對大陸新能源車加徵進口關稅等新聞;誠所謂十年河東、十年河西,近幾年來,大陸受美科技制裁、深陷半導體設備及關鍵電子元件卡脖子困境,但於此同時,歐美企業反因陸企在新興市場取得中低端家電、智能手機及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絕對領先優勢,深陷另一種形式的降維競爭困境。



全球中產階級人口增長最快地區

世銀2024財年報告將各主要經濟體,分為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中等偏上收入及高收入等四族群;中等偏上收入經濟體人均GDP4,451至13,845美元,中等偏下收入經濟體人均GDP1,136至4,450美元。


如下表所示,拉丁美洲目前人口6.51億、人均GDP9,600美元;東協人口6.50億、人均GDP5,300美元;;印度及非洲人口雙逾14億、人均GDP分約2,100及2,600美元。按世銀定義,拉丁美洲、東南亞、印度及非洲等合計逾40億人口,可望接棒大陸,成為未來十年全球中產階級人口增長最快地區。


布魯金斯研究院全球經濟與發展計畫主任Homi Kharas為中產階作如下定義有足夠資金可滿足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也有剩餘資金可用於手機及電視等高檔消費;日前,英市調機構調查2,500名東南亞Z世代(1996~2010出生)和千禧一代(1980~1995出生)年輕人消費行為,超過四分之三受訪者表示偏好購買中低檔手機,另有數據顯示,去年印度5G手機平均售價374美元。


而素有非洲之王之稱、手機市占超50%的陸企傳音,在非洲平均手機銷售單價更才僅人民幣500多元。凡此說明,受購買力限制影響,新興市場40億人口泰半對近年來黃仁勳所掀起的AI效應無感;反而偏好購買中低端商品,而剛巧,這也是陸企最大的競爭優勢及歐美企業的降維競爭困境。



內卷卷出陸企的新興市場競爭力

近年來,內卷不僅一躍而為大陸經濟現況新熱詞,更讓市場直覺以為,大陸內卷競爭全係因經濟前景不佳、民眾消費支出減少,企業不得不降價求售;然而,誠如6與9的數字論辯一樣,一件事本就可以有很多不同角度看法,端看您如何選擇。


我們當然可以將內卷視為同質性過高的一種惡性競爭,但鑒諸大陸電商平台發展歷程,依託野放式猛爆性增長、粹煉出新商業模式及阿里巴巴與比亞迪等國際級企業,不也是近年來,大陸自身特有的一種成功發展模式。


內卷並非百害而無一利,重要的是,經過一番淘汰競爭後,倖存企業能否登上國際舞台?付出代價能否不要過高?對社會衝擊能否不要太大?所謂降維打擊,原係指實力懸殊雙方對戰,實力弱的一方肯定會被吊打,這就好比大聯盟球隊降級去參與地方球賽一樣,地方球隊肯定毫無招架之力;因為,對大聯盟球隊而言,這不過就是場輕而易舉的屈尊降維比賽。


Apple等歐美企業絕對是市場公認最不折不扣的大聯盟等級球隊,不僅毛利率高近50%,甚至拿下全球近四分之三的市場利潤。按降維打擊理論,歐美品牌理當挾品牌優勢,輕鬆拿下新興市場過半市占,但事實不然,礙於購買力限制,高單價及高毛利率反而讓歐美企業在新興市場深陷降維競爭困境,反倒是歷經內卷粹煉後的大陸品牌,才得以依託性價比優勢取得絕對領先優勢。



Apple始終無法躋進前五

受西方文化薰陶影響,我們總認為,談品牌只能有歐美,頂多加一點點日韓,大陸只能作一件事,那就是為人作嫁、扮演代工角色;也因此,自從美對中科技產品禁售以來,我們總聚焦大陸科技產業卡脖子困境,但忽略這世界上還有一個人口數55億,卻只偏好選擇中低價位商品的新興市場。


大陸、印度、非洲、東南亞及拉丁美洲五大經濟體,合計人口數55.65億;今年第一季,全球手機銷售2.894億支,五大經濟合計銷售1.752億支、全球市60.54%;但貴為全球第二大手機品牌的Apple,除在大陸手機市場排名第三外,其餘如印度、東南亞、非洲及拉丁美洲等合計逾40億人口新興市場,Apple始終無緣躋進前五。


智慧型手機如此,家電及新能源汽車亦是如此。美對中加徵關稅六年來,陸家電出口全球占比自2018年的50.3%躍增至去年的66.2%;在此同時,陸新能源車銷量全球占比62.1%。


誠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正當我們把目光投向大陸科技業卡脖子困境時,陸企反藉由歐美企業的降維競爭困境,在全球中產階級增長最快的新興市場上拿下絕對領先優勢。



原文連結

首席經貿觀測站

75 Followers

經濟可以說是國家大事,也是你的生活要事,無論企業的生產質量、個人的收支狀況,都有可能與世界各產業相互影響,連帶牽引著國家政策。首席經濟學家以深沉的思考邏輯和特有的觀點,與你分享所見所聞,一同來瞭解國際經濟趨勢及財經資訊,打開經濟新眼界。
知識主題
經濟焦點
跨境經營策略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