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7
克里庭
27
人工智慧正在快速改變全球產業,從製造業到軟體服務、從供應鏈到日常營運,AI帶來效率提升與新商機,但同時電力、散熱、網路與資料安全的風險也隨之提高,讓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基礎設施壓力。 在這樣的浪潮中,泓格科技分享他們在智慧能源管理與AIoT佈署上的思考,值得所有面對AI轉型壓力的企業參考。
人工智慧帶來的變化真的快到讓人跟不上!從工廠到服務業、從資料中心到日常營運,AI不只讓效率提升,也帶來更多想像空間。但另一面,電力、散熱、網路與資安的壓力,也在悄悄把企業推向新的臨界點。
泓格科技分享他們在智慧能源管理與 AIoT 佈署上的實戰經驗,是每個正面臨 AI 轉型的企業都值得聽一聽。
隨著AI模型普及,算力需求正飛速上升,以最新的AI晶片為例,功耗已從過去幾百瓦、提升到單顆1200W以上,未來甚至會突破3600W。當伺服器功耗增加,熱量、帶寬、機房電力載荷與維運壓力也一起飆升,這意味著企業必須面對三個現實:
一、 用電需求爆炸性成長
AI資料中心的耗能很快就不再是 MW 等級,而是 GW 等級。如果沒有能耗追蹤、負載管理,企業不是被電費壓垮,就是卡在供電瓶頸。
二、 雲端與邊緣需要整合,而不是二選一
AI對延遲超敏感。因此企業既要善用雲端彈性,也要把部分即時運算下放到邊緣端,才能兼顧速度、效率與成本。
三、 資料安全壓力等比提升
傳輸更多、存更多,就更容易出事。如何確保資料不中斷、不外洩、不受攻擊,是所有上AI、上雲企業共同面對的課題。
AI運轉不只是電費高而已,更可能引爆安全問題。泓格提出一個值得警醒的觀點:「當用電、熱負載超過臨界,機房失火,損失不是百萬,是上億」。電力不穩與過熱風險,其實是企業中最常被忽略的看不見的威脅,特別是無人值守的資料中心、電力室、伺服器櫃位或高度自動化工廠,真實案例更是觸目驚心:
因此,真正做好能源管理的企業,不只在看「省多少電」,而是在守住企業聲譽,以及現場人員安全與健康的戰略議題。
泓格科技的核心做法,是先讓企業「看清楚」,再協助「預測與反應」,做法包含:
簡單說,企業需要的不只是設備,而是「讓機房、廠房會說話」的能力,讓風險在發生之前就能被察覺。

企業做電力數據化,不只是為了省錢,而是邁向 ESG 的第一步。
真正的永續,不是掛在牆上的承諾,而是能掌握每一度電流向哪裡、每台設備耗多少、哪些電花得值得、哪些其實是浪費。當企業把用電透明化後,就能開始問自己:「哪裡可以更有效率?哪裡其實根本不該耗電?」
節目也分享了一個很有感的案例。有家公司導入監控後,不只是電費下降,能耗整體降低了 22%、製程溢料也減少 28%,一年省下來的營運成本就超過百萬。但比省錢更重要的是,他們因為用了 AIoT 整合方案,把能源、工安、設備維護到資料治理全部串在一起,營運模式變得更加透明、穩定,也更能預測問題。
AI 讓企業跑得更快,但跑得越快,後端的壓力就越大。而誰能在這波浪潮中站得穩,就看能不能撐起更強的底層能力。
泓格科技把能源管理做得更透明、讓機房狀態隨時掌握、讓安全事件能提前預警,甚至讓邊緣端與雲端可以一起協作處理資料。泓格科技的整合方案,靠的不是追熱潮,而是一步一步用數據讓企業看見:「每一度電到底花在哪裡?值不值得?」這種踏實的底氣,反而成了 AI 浪潮下最真實、也最難被複製的競爭力。

企業ESG教戰手冊
2,674 Followers
企業ESG教戰手冊
2,674 Followers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