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31
Chin
96
現今社會上的詐騙案件非常猖獗,要實施詐騙,一定有個供應鍊系統,個資的取得是接觸受害者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所以要打擊詐騙,企業一定要先做好個資的保護,一旦被駭客竊取或員工盜賣,企業會面臨最高1500萬政府罰金,還有後續的民事訴訟賠償。 員工個人現在都用手機上網,要注意網路釣魚詐騙之外,我們還必須留意電子郵件或LINE/簡訊貼文, 應避免輕易回傳郵件或開啟連結,恐落入詐騙陷阱,讓個資外洩。因此企業要透過最新的 AI 資安科技,來保護客戶的數位個資,不僅能提升客戶的信賴,增加客戶消費,也能數位傳型,實現無紙化,增加手機行動應用,減少PC耗電,實現節電減碳,又能減少洩密資安風險及成本。
金融、醫院、政府,科技、旅行社、飯店、航空、運輸、建設、零售、連鎖、服務、房仲、律師、快銷、藥妝、電器
現今社會上的詐騙案件非常猖獗,要實施詐騙,一定要先取得用戶個資。企業或政府本身一定要先做好數位化個資的保護保密,現在的個資都已經系統化或數位化,容易被駭客竊取或員工盜賣,會造成大量個資外洩。政府最新《個人資料保護法》已將企業單一筆個資外洩罰款台幣2萬元,累計累最高到1500萬,而員工個人洩密盜賣企業機密資料,也將直接面臨政府數萬罰金,以及後續訴訟賠償及刑事責任。
為強化個人資料保護,近幾年立法院多次修正《個人資料保護法》內容,將強化企業個資外洩罰責 ,盡速設置個資保護委員會,提高個資洩密的企業罰金,以敦促企業確實做好數位個資的保密工作,防止詐團輕易取得個資。而個資法的重點,整理如下:
第1條詳述,個人資料範圍,指自然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護照號碼、特徵、指紋、婚姻、家庭、教育、職業、病歷、醫療、基因 、性生活、健康檢查、犯罪前科、聯絡方式、財務情況、社會活動及得以直接或間接方式識別該個人之資料。
第11條第規定「個人資料蒐集之特定目的消失或期限屆滿時,應主動或依當事人之請求,刪除、停止處理或利用該個人資料。 但因執行職務或業務所必須或經當事人書面同意者,不在此限。」 原則上,只要蒐集時的特定目的消失,蒐集者就應該主動刪除當事人的個人資料。
第48條,非公務機關違反安全維護義務之裁罰方式及額度,改為逕行處罰同時命改正,並提高罰鍰上限,處新臺幣2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罰鍰;情節重大者,處15萬元以上1,500萬元以下罰鍰。 屆期未改正者,按次處15萬元以上1,500萬元以下罰鍰。
針對個資法的相關規定很多,企業現行客戶會員系統、CRM客戶關係系統、或醫院HIS病歷系統、觀光業的飯店、旅行社、航空公司;或中小企業EXCEL客戶資料,都無法符合個資法規,因此企業應該建構獨立的個資保密系統,並尋找專業的個資資安顧問合作,企業必須有專門的個資保密系統,來收集、儲存、銷毀,機密的客戶或員工身分證、護照、財力證明等圖文檔案的機密個資。
自行開發系統費時費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與資安公司合作,導入個資保密方案,既快速,也省時省錢,省人力。企業同時必須導入MCM行動資料保險櫃,禁止一般業務或員工,來轉傳或存取用戶個資與機密紀錄,如身分證及護照圖片、信用卡資料,相關個人財力證明…等資料文件,獲取用戶個資作業必須公私分離,不能讓業務碰觸客戶個資,不能透過LINE 或email來傳送檔案,以免被員工儲存或轉寄。
所有的平台維護由資安廠商更新最新個資法規,以及電腦/手機不斷頻繁的作業環境更新,也同步更版最新資安防禦的數位資安環境,新世代的資安平台,一舉數得,又省時省力!
因此企業應當即刻了解個資保護相關法令的重要,並透過先進的個資保密平台及資安顧問輔導,導入先進的AI個資保密平台方案,應有功能包括:個資遮罩、個資銷毀、AI 洩密溯源、禁止轉寄複製。
確實的做好個資安全保護工作,降低個資外洩風險及潛在營運損失,提升企業資安競爭力,增加客戶信任,以便創造更多收益。資安是資訊保密的盾,也是創造獲利的矛。
AI 資安神隊友,MCM 行動資安衛士
139 Followers
延伸閱讀
AI 資安神隊友,MCM 行動資安衛士
139 Followers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