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31
知識學院
10.3k
企業面臨了全球競速、搶單,生產管理面對比以往都更艱難的挑戰,如:成本要降低、生產力要提昇。因此對生物管職能的主管來說:存貨管理、缺料管理、預測決策都是天天要面對的重要營運議題。
在課程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個公司的案例..
業務:這張訂單很重要,這個是我好不容易簽下來的,客戶說如果這次做得好,下次會再下單給我們。但是交期只有一個禮拜,很趕!要拜託你多幫忙了。
廠長:但是現在產線滿載,恐怕沒辦法做。好啦,我盡量幫你喬看看。
現場人員:廠長,這些材料都缺料,我們沒辦法繼續往下做了。
廠長:我請採購趕快跟廠商催料。這張訂單很重要,你們也幫幫忙趕一下。
老闆:這個月利潤怎麼下降這麼多,還有存貨積壓一堆,這樣會有風險你知道嗎?
上面的情境,大家有沒有覺得似曾相識?我們可以發現生管單位的壓力來源有:第一個,業務單位常常有急單,然後拜託生管單位幫忙去做協調,甚至可能累積一堆訂單,但我們就是要想辦法把貨趕出來。
再來,公司生產時發現生產線上的材料總是沒有備齊,明明已經跟廠商訂貨了,但廠商遲遲沒有出貨。
最後是老闆抱怨公司的利潤下降,有一部分是因為公司的存貨積壓,這種存貨可能是目前生產線中用不到的。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發生,主要是公司接單時,因為急單、插單,重新排程後,導致現在的料件可能不是目前公司所需要的。
從上面的場景當中可以發現,生管單位最常面對的壓力,第一個就是急單,因為從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很多公司為了要搶單,就會縮短訂單交期,本來交期可能要30天,但為了搶單,業務可能就會承諾客戶20天或是25天交貨。
有了急單之後,原本的排程就必須要去做調整,才能滿足這些急單、插單,同時,重要客戶的訂單才能夠準時交貨。一旦排程經過變動,就可能會造成缺料,可能有些廠商沒有辦法滿足我們,因此,第二個壓力來源就是生產缺料的情況。
透過這個案例,讓大家能夠去感受一下生管單位最常面對的壓力,例如:急單、
排程不斷因為訂單而做變動,造成公司發生缺料的情況,這些其實都是相關聯的情況,針對這樣狀況,我們來了解生管最常面對的困境有哪些?
第一個,部分公司的銷售預測難掌握。銷售預測是由業務單位負責,例如像今年的銷售預測,就是要在去年年底開始去推估公司今年預計每一季大概要賣多少。
有時候公司的業務沒有辦法給出一個正確的預測,有一部分可能是因為客戶的訂單也被減單,導致公司的預測不是很精準。
再來,可能有一些天然的情況發生,例如:像今年我們沒想到年初到現在因為疫情的關係導致景氣整個下滑。像這種情況,預測不容易很準確地掌握,所以它就影響到整個公司的生產動態。
第二個,整體的效率無法提升。因為現在訂單大部分都是屬於多樣少量,不像以往,產品款式做了一款之後,公司可以大量生產,然後想辦法銷售出去。
現在是屬於多樣少量,所以生產時,可能為了要滿足這張訂單,你可能要不斷的去換線,各位應該都知道只要生產過程當中需要經過換線,這時候公司就會產生無效的產能,導致生產效率下降。
第三個,公司的製造成本高居不下。製造成本包含材料、人工、製費跟加工費。如果成本要降低的話,我們可以從這些部分來著手,料件的部分,想辦法把價格壓低。
但是料件的價格也不能壓得太低,因為壓太低,可能導致廠商的原物料品質下降,一旦料件出狀況,它就會影響公司的產品數量及品質。
假設材料的部分,成本沒有辦法降低,那麼有沒有辦法從人工、製費來降低成本?我覺得這個部分大家可以去思考,你可以想想看,公司的生產良率高不高?
有時候客戶會跟我們分享,他發現到如果產品的製程很多道,代表生產過程當中必須經過換線,在每一道製程裏面,良率如果沒有辦法到達100%的話,其實生產到最後,整個良率會下降很多。
但為了要滿足訂單,公司必須要買更多料件,這時候生產成本就會增加。如果公司的製造成本居高不下,我們應該要去思考問題到底是出在材料,還是人工、製費跟加工費。
鼎新過去輔導了兩三萬個案例當中,我們也針對客戶案例做過統計,我們發現在生產線上或是在公司裏面有這些狀況,無形當中讓公司造成了一些損失。
第一個,生產備料、待料的時間占整個生產時間的1/2到2/3。舉例來說,公司接了訂單,從購料到最後交貨,假設需要三個月的時間,這三個月時間是公司真的投入生產的時間嗎?
其實不見得,有可能公司光是備料就必須要花兩個月的時間,然後真正的生產時間只需要一個月,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光是備料就占了2/3的時間。
如果材料能夠事先備妥需要的數量,或是生產時不要有報廢的情況發生,其實就可以把時間節省下來。
第二個,發錯料或品質不良造成重工浪費時間。例如,研發單位開發新產品後,可能有經過設計變更,但如果變更內容沒有及時回饋至系統,後續生管單位開立工單,仍然是依照舊的BOM表展出材料,就造成生產單位領錯材料。
生產過程中,如果品質沒有把關好,同樣也會造成重工浪費時間。例如:某個公司的業務抱怨說,公司的產品已經做好,但QC單位覺得產品有瑕疵不願意放行。但業務很擔心無法如期交貨,這樣一來貨款就會延期,影響業績。
但QC單位覺得讓客戶收到有瑕疵的產品,會影響到公司的商譽,除非老闆同意可以出貨。後來,老闆也覺得產品品質很重要,所以這批貨又回到產線重修,這個過程中會再投入工時,而這些工時大概會佔整個生產工時的10~25%左右。
第三個,公司不賺錢的品項竟然高達20~50%。例如:某家客戶公司原本是在做數位相機的機殼,在ERP系統上線之後,顧問拿出「商品銷貨期報表」以及「產品成本分析表」跟老闆報告,才發現公司的產品利潤很低。
其中,公司竟然有20~50%的品項毛利很低,甚至有將近5~10%的產品的毛利是負的。經過這樣的結果,老闆就想辦法去做轉型,後來這家公司轉型做手機的機殼,讓公司的營運績效大大的提升。
我們可以看到在公司裏面常常會有這些狀況,無形當中造成公司的損失。最後,我想要跟大家分享管理報表的重要性,其實在管理的過程當中,我們需要透過報表的數據,讓主管了解公司的經營狀況,提升公司的生產力。
專家:李玉寶
現任:教學中心 ERP 及 ERPII 講師,目前亦擔任大專院校的 ERP / CRM / BI 認證考試輔導講師,有十年以上的教學經驗。教學產業涵蓋機械行業、金屬加工、電子產品,塑化-日用品、醫療用品...等。
想要進階學習《ERP、生產製造》相關議題,推薦您相關課程資訊
【線上課程】
【面授課程】
知識學院
445 Followers
知識學院
445 Followers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