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微醺Ep.2】50年代前,科幻界、科學界發生什麼事?(2/2)

2021-08-31

編輯

AI小編

137

1950年,艾西莫夫發表《I, Robot》短篇科幻小說,當時就想出了人可以創造機器人,且具備像人類一樣行為和智力;並且探討人類跟機器人之間的關聯,涉及到的問題很廣泛,像是合作、道德上的關聯等等。此外,還提出了機器人三守則」。 1950年,計算機之父,數學家圖靈提出機器是否可以具備像人一樣思考的能力?並提出「圖靈測試」,作為驗證方法。直到2013年,俄國發展一個AI系統,模仿一個烏克蘭小孩Eugene,機器才真正通過測試。 1.艾西莫夫《I, Robot》─AI 啟蒙小說。 2.艾西莫夫─「機器人三守則」。 3.認識「計算機之父」─圖靈。 4.認識圖靈測試。

本語音分兩次整理文字稿,本文從6’50”整理至結束

 

從1818年到1950年,人類在這麼短的時間,已經開始思考,幻想有一天機器或者人工製造物,可以像人類一樣可以具備人的姿勢、人的智能、甚至表現得比人類更強大。


 

《延伸閱讀:【AI微醺Ep.2】50年代前,科幻界、科學界發生什麼事?(1/2)


 

50年代,科幻小說已經開始這樣想,那科學家們在幹什麼?他們做了什麼事?50年代的科學家還真是做了很多事情。在50年代之前,沒有所謂的 Computer Science,台灣叫資工系,正確是計算機科學系,依附在數學系、電機系等等比較傳統的領域。因此,早期的電腦科學家很多都歸在數學系。身為計算領軍的人物,他們有沒有想到,什麼叫做未來?未來有一種機器,就像艾西莫夫寫的機器人一樣,真的很聰明,答案「是的」。科學家們也在想這些事情,有好多研究往這個方向邁進。

 


認識「計算機之父」─圖靈


其中有一位,特別值得介紹的這一位,叫做圖靈(Turing)。正好有部電影「The Imitation Game」就在演他的一生。圖靈數學家太厲害,在各個領域裡,包括Computer Science、計算領域裡,被尊稱為「計算機之父」。

 

即使在50年代,沒有辦法做出像今天的電腦之前,在理論電腦裡,他已經擘劃出數學上的一個可能的計算模型。然而在電影裡,他是破解密碼的,他的一生卻略為坎坷,因為他是同性戀,在當時的英國的法律下,他很可憐,算是被迫害,甚至被定罪。直到2017年,英國才有個叫圖靈法案,幫助在50年代之前,因為同性戀而被定罪的人獲得赦免,真的是造化弄人。

 

撇開這些議題,在計算機領域,圖靈是一個非常標竿的人物,被尊稱為「計算機之父」。在1966年,離現在約60年前,計算機最重要的協會叫ACM,設立了一個圖靈獎(Turing Award)。因為在諾貝爾獎領域裡面沒有有關電腦領域的獎項,所以,圖靈獎被認為是電腦科學界最高的獎項,也就是計算機領域電腦領域的諾貝爾獎,所以,圖靈這個人真的是很重要。


認識圖靈測試


在50年代,圖靈就寫了一篇論文,提到計算機、機器真的可以思考嗎?在當時,因為數學、因為架構,他所發展的架構已經能夠做計算。計算是人類很重要的能力,當你具備的計算能力,下個問題就會問,除了會計算外,能不能像我們人一樣可以想,所以,他提出這個概念後,就提出一個驗證的方法,我們把驗證的方法就叫「圖靈測試(tuning test)。

 

圖靈測試是怎麼進行?其進行方式就是,找一個機器跟一個真人,把他們隔起來,讓所有的評審都看不到這兩位。當時機器沒有像今天可以直接用講的就聽得懂我們說什麼,所以直接輸入文字。根據評審問答,由真人或機器,和評審互相對話。


在對話的過程中,假如評審在幾次之後,實在是無法分辨哪個是真人,哪個是機器,那麼就說這個機器通過評審的測試。原則上,假如能夠超過圖靈當初期望,他認為假如有30%以上的人會誤判這個是機器還是真的人的話,,機器就算是通過所謂的圖靈測試。

 

相信許多人會很好奇,到底多久以後,才有機器通過所謂的圖靈測試,感覺上應該不難,對不對?

 

現在你手上拿著手機,不管要跟Siri、還是Google小姐對話。跟Siri聊,你會覺得Siri就像真的人,可以問他任何問題,所以不就很容易通過?不過仔細想一想,你跟Siri對話多久?實際上也不用很久,你就會發現他無法跟你對答、文不對題的情形就會出現。所以,事實上要用一台機器,也就是AI,可以跟你不停的對話,然後在對話中騙過你,仔細想一想,並不容易。

 

圖靈測試從50年代開始提出來,一直都沒有機器通過測試。直到2013年,由俄國人發展的一個人工智慧系統,這個系統模仿一個烏克蘭的小孩子,叫Eugene Goodsman。機器人在測試裡面真的就通過了,所謂通過,當然就是讓將近1/3以上的評審者,誤以為Eugene是一個真正的烏克蘭小孩,這真的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事情。

 

從50年代開始,在科幻小說創作界,我們的思想已經可以解放到開始想,人可以做出有智力的機器人;然後在科學界裡面也開始邁入計算機,那時候電腦還沒有真正出現,在數學上的計算機也開始在想像,有一天機器是不是也具備像人一樣思考的能力?所以,這是挺有趣的一件事情,所有的發展似乎都在1950年就啟動了。

 

我們就先在這邊打住,後面再繼續往下聊。從50年之後又發生了什麼事情呢?(本文完)


附註

《AI思維》書籍介紹 (本書榮獲110年度金書獎 - 優良中小企業出版品)

《AI微醺》Apple Podcast 隨時聽 

《AI微醺》Google Podcast 隨時聽

AI 微醺

73 Followers

這頻道將打開您的視野,帶您走入 AI 的世界! 本頻道內容整理自周老師的《AI 微醺》Podcast 節目,希望喜愛《AI 微醺》Podcast 節目的聽眾或《就享知》讀者,可以藉由文字內容整理,更深刻了解《AI 微醺》的內容。 現今 AI 商業應用已成為強化企業競爭力的秘密武器,管理者或經營者建立”AI 思維”已是刻不容緩。如果企業能提出正確問題透過 AI 去解決,就有機會讓 AI 大數據的應用發揮具體效益。 透過周老師循序漸進、深入淺出的說明與文字整理,期待提升大家對 AI 相關知識與應用的了解!
知識主題
AI科技新知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