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0
吳欣珊
497
碳捕捉已是近年來各國因應淨零碳排而大力發展的重點排碳項目,但地小人稠的台灣,無法像其他國家單純將碳埋入地底下,因而開始發展其他將碳「再造」的產品,但碳產品轉彎之餘,石化產業的未來轉變也勢在必行?
2050淨零碳排的終極目標,是達到零碳生活,降低未來氣溫升溫的幅度,避免海平面上升,讓環境衝擊達到最小;發展再生能源使其來源零碳排,資源執行再利用,以達到環境永續的未來。
但減碳並非易事,歐盟2026年將開始實施碳邊境稅,其他國家也跟進的情況下,基礎傳統產油及碳排量大的事業體首當其衝,台灣身為出口大宗,未來鋼鐵與石化原物料等相關廠商若不開始轉變,也將面臨被課稅的命運,國營事業體中油與中鋼也不得不在這波減碳趨勢中提早擬定並進行轉型計畫。
國內兩大公股事業體中油與中鋼面對未來的淨零碳排趨勢,雙方早有共識規劃出長期的合作計畫,在2021年底宣布展開鋼化聯產合作計畫。
而鋼化聯產計畫也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間實行實驗室及先導工廠的技術建立,預計2023年完成測試系統建置與商業技術評估;第二階段執行鋼化聯產示範產線建置,預計2025年建置台灣第一條鋼化聯產示範產線,預估完成後可每年減碳24萬噸;第三階段開始擴大商業應用,期望未來可達到每年減碳290萬噸,約等同7450座大安森林公園的CO2吸納量。
簡單說明合作模式的話,中鋼希望未來能使用液態氫來煉鋼,中油則擔任燃料供應者的角色,在更早之前兩大龍頭廠已開始實行區域能源與資源整合,如中鋼煉鋼過程中產生蒸氣,中油需要蒸氣作為燃料;中油提供氫氣於煉鋼製程中反應;中鋼的氧氣工廠副產品氮氣提供中油所需等區域型資源合作,雙方藉此達到互惠共生。
此次的鋼化聯產計畫,中鋼負責開發碳捕捉與純化技術,將碳透過觸媒轉變成甲烷、甲醇或醋酸等化工產品,而觸媒的開發則由中油執行。未來的中油在淨零碳排趨勢下,除了原先的油品事業須進行轉型外,永續能源發展也是其轉變項目之一,未來在可能的氫能煉鋼,或其他製造業與運輸工具改以氫能為動力,中油都勢必要轉型成為未來的國內能源供應者。
2021年8月,中油與中鋼簽署合作備忘錄,積極推動一氧化碳與二氧化碳轉化為甲烷、甲醇和其他化學品的減碳技術合作。
主要中鋼在煉鋼過程中,每年產生約200萬噸轉爐氣、1640萬噸高爐氣等副產物,其轉爐氣含有60%一氧化碳、20%二氧化碳;高爐氣含有20%一氧化碳、20%二氧化碳,中鋼希望將原先只能被燒掉的碳拿來進行高附加價值應用。
由中油提供乙烯、丙烯、氫氣,中鋼提供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讓化工廠加產製成甲醇、醋酸等化學品,再供給更下游的傢俱、服飾、鞋材、太陽能模組封裝膠等產品應用。石化產業上下游層層分工的情況下,中鋼煉鋼、煉鐵排放一氧化碳的過程取代化工廠產氣製程,化工廠不需額外輸入煤炭、石油、天然氣等,減碳之餘減少原物料依賴,免去缺料問題。鋼化聯產併入上游,也等同升級下游產業低碳化,而未來的區域碳資源整合也將形成新的石化產業聚落經濟體。
除了石化產業的未來減碳計畫外,化石燃料退場後,中油如此龐大的企業體,要面對原先主要業務與營收來源必定萎縮的問題。現有人員與組織的調整、單一與複合能源的供應外,未來不論進口或自產能源再生的技術開發,也要通過製程、專業、市場的考驗才能滿足國內所需,減碳計畫執行同時也是與時間賽跑的關鍵,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聯手不同產業一同執行並互惠共生,將是未來的減碳生態系模式。
內文資料來源:
趨勢再發現
129 Followers
延伸閱讀
趨勢再發現
129 Followers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