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3
簡勻貞
3.5k
CBAM申報須每年5/31前完成,且CBAM的登記帳戶必須存入前一年納管產品碳含量的CBAM憑證。讓我們來看看,怎樣才能符合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規定,避免產生罰則!
目錄:
歐洲 CBAM碳邊境調整機制的背景與重要性
台灣輸歐產品如何應對 CBAM 挑戰?
CBAM的潛在風險與未來挑戰
CBAM 申報模板
CBAM 申報,你知多少?
數位碳整合工具,提升企業碳管理效率
早在2005年,歐盟已針對歐盟25個國家內4,000多家公司收碳排放相關費用,就是歐盟碳交易體系(Emissions Trading System,ETS)。其中有些企業為了避免稅收,將碳排密集的加工製程移至其他碳管制較寬鬆的國家,從而降低被徵收碳相關的稅收。
為真正推進產業更完善的氣候行動,並防範碳洩漏(carbon leakage),歐盟已確立於2023年10月1日正式試行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
申報內容包含「原產國各類CBAM納管產品的總數量」、「直接、間接碳含量」、「產品總碳含量」等。
註:碳洩漏(carbon leakage):當一個國家的排放政策增加了生產成本,原本生產製造行為將轉移至費用及要求較低的國家,但全球的碳排放量並沒有減少,原本的排放管制政策也無法發揮管制力道。
2024 年
2025 年
2026 年
2027 年
另外若 CBAM 申報資料有誤,在每季結束後2月內可以修正向CBAM 報告。而過渡期首兩次申報緩衝時間延長至第三季報告截止前,像是:2024/1/31(Q1) 與 4/30(Q2) 前應繳交的報告,至7/31(Q3)前仍可以修正。
但未如實申報(未申報、申報不實、申報不完整)的製造商與貿易商,將被罰每噸碳含量約10歐元至50歐元。罰款將先由進口商繳交,後續可以主張行為人(貿易商、製造商)違規,訴請賠償。2026年1月 CBAM 正式啟動後,每季申報的產品碳含量報告都要被歐盟認可第三方驗證單位認證。
自2025年起,第三國碳排設備業者可透過CBAM第三國碳排設備業者入口網(CBAM Portal for Third Country Operators of Installations,O3CI)網站進行以下操作:
台灣出口佔 GDP 近7成(2023年Q2更新:65.17%)。2023年台灣對歐盟的出口368.2億美元,年增5.5%,連續三年創新高,占總出口比重提升至8.5%。歐盟為台灣第4大出口市場。
2023年台灣螺絲扣件外銷總額超過47.7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539億元),超過前兩年,是全球第三大出口國。。
目前 CBAM 第一階段要求納管碳密集且具有碳洩漏風險的產業,產品包括鋼鐵、水泥、鋁、肥料、電力與氫氣等,並新增金屬前趨物(金屬材料)與金屬扣件(如螺絲、螺釘等)。
台灣第一階段受衝擊產業為第一名為金屬扣件業(如螺絲、螺釘等)及其他鋼鐵相關產業,第二名鋁相關產業,其餘為肥料。
延伸閱讀:扣件業要怎麼在外界多方壓力夾擊下突圍?可以看看波爾澌怎麼用小投資轉化成大效益!小投資大效益,抓出吃電怪獸!波爾澌永續智慧工廠之路
未來第二階段過度期結束(2026年~)後,歐盟將評估納入其他高碳排產品,如玻璃、陶瓷、紙張、有機化學製品(含塑膠、有機化學品、氫氣和氨)等碳密集產品。
尤其有機會被列為 CBAM 納管的有機化學製品,2022年台灣出口歐洲產品中,有機化學製品中「塑橡膠及其製品」為輸歐第五大出口產品,佔台灣總塑膠出口比 7.22%;其餘有機化學製品緊追其後,為台輸歐第六大產品,佔總化學出口比 6.04%。如果 2026年確認被 CBAM 納管,有機化學製品就會繼扣件業成為衝擊最甚的產業。
另外其他國家也高度討論針對塑膠的管制辦法,所以未來即便未被納入 CBAM 納管產業,塑膠業者仍須要減碳,才有能力應對各方的要求。企業現在就應該逐步建構自身碳數據接露能力,持續進行碳管理降低碳排,並提前交付相關資料給進口商,否則企業將因產品高碳排而降低自身產品競爭力,被原有客戶和供應鏈剔除。
1.最佳方法(可持續使用):排放係數法、直接監測法
CBAM 碳含量計算方法(§4.1)提供兩種計算方法:
延伸閱讀:碳盤查,以科學方法計算碳排放量、ISO介紹全攻略_ISO 14064-1篇
2.緩衝期作法(分階段限用):碳定價機制、強制排放監測方案、經查證之排放監測方法、CBAM過渡期預設值
在CBAM 緩衝規定(§4.2、§4.3)提到在2024年12月31日前,若製程排放涵蓋範疇與準確度與相近,製造業者可先採用「強制排放監測方案、經查證之排放監測方法、碳定價機制」計算、監測、報告產品的碳含量。
如果企業仍無法有效掌握自身產品碳排量,也可運用「CBAM過渡期預設值」(WAT)進行申報,但只能應用到2024年7月31日,後續過渡期預設值應用也不可超過20%。
「CBAM 過渡期預設值」為歐盟區該類產品碳排放量最高10%的平均值,當作產品碳含量預設值。由於預設值採的是最高碳排放的產品數據,所以若採用預設值申報碳含量,一定是產業碳排量最高。雖說過渡期無須繳交憑證費用,但是申報過度期中,企業一直不降低自身碳排,將因高碳排而喪失產品競爭力,最終失去寶貴訂單。
綜合上述,這代表企業自身必須擁有至少一種計算產品碳排量的方式,後續才能完成後續CBAM每個階段的申報。
進口產品免費配額在2023-2025年期間為100%,這期間只需要先完成申報,還不需繳交CBAM憑證費用,但2026年開始高於免費配額標準者將要補繳差額費用,且免費配額將逐年遞減至2034年降為0%。
歐盟的碳排放交易系統 ETS 價格浮動區間相當大,目前約落在73-105歐元/每噸碳,且業界對於 ETS 價格有持續看漲的趨勢。
不過CBAM原意不在懲處,是為了管制總體產業碳排放量,並進而促使企業減碳。而在原產地繳交碳稅,則可以免去在歐盟繳交,所以台灣碳費,其實可以作為CBAM憑證抵換依據,降低 CBAM 對台灣企業的衝擊。
延伸閱讀:碳費是什麼?真的可以抵換CBAM 憑證費用嗎?可以看看 迎接台灣碳費元年,企業如何提出高效節能減碳應對策略?
綜合上述3項可見 ,企業不應仰賴預設值等替代方案,應該要開始積極從了解自身碳排放量開始,找到高碳排點,從降低自身碳排量解決才是治本方法。
和競爭對手相比,產品碳排放量太高,不只迎來高昂的CBAM憑證費用,更可能會直接失去歐盟市場。CBAM 對於台灣從大型企業到中小企業產業影響不容小覷,及早行動才能從容應對!延伸閱讀:看看大廠如何要求供應鏈推動改革?供應鏈低碳轉型,大帶小接力賽開跑!
CBAM 法案中提到有些納管品只需要計算直接排放,但過渡期也需要提供間接排放的資料。例:鋼鐵、鋁的下游產品的間接電力排放,雖然無須納入課徵範圍,但仍然需要提供間接電力排放數據。
間接電力排放數據怎麼蒐集?企業要怎麼透過能源管理科學化減碳?可以看看【節能實踐指南】企業如何建構有效的科學化減碳策略?
如無法確認自身產品是否需要申報,可至綠色貿易資訊網查詢納管貨品號,輸入歐盟CBAM所列出之CN Code稅號前6碼與HS Code進行比對,經查詢就可以確認是否需要申報。
而CBAM 法案中要求的碳含量申報其實只有「原料、加工製造」兩段計算,也可以大致歸類為組織碳盤查中範疇一的「產品生產設施層級排放」、範疇二的「電力消耗」,以及部分範疇三的「上游材料」(ISO 14064-1:2018 類別四)。
其中CBAM 申報內容:「產品碳含量」為「產品碳足跡」的一部分,但直接提交產品碳足跡和 ISO 14067 的查證報告當作CBAM 申報資料,會申報過多的碳排量,對於企業不利。像最多人誤會的像是範疇三的運輸不列為 CBAM 申報範圍。
簡單產品,指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僅加入原料與燃料,且原料為零碳排。舉例:從礦場直接採集的原礦,被CBAM列為零碳排。而簡單產品之外,且被CBAM 列為納管產品皆稱之為複雜產品。
CBAM 與 ISO 14064-1所涵蓋溫室氣體不完全相同。
只要有碳排放的事實,就需要繳交CBAM的碳關稅。購買碳權僅作為碳中和,與後續碳中和宣告使用,所以購買碳權後仍須要申報CBAM。
碳費?碳權?兩者一樣嗎?可以看看 碳權搶救大作戰!談「減碳」、「碳權交易」前要先注意什麼?
歐盟CBAM碳關稅試行只是開端,後續將迎來更多國家對進口商要求減碳與碳關稅。從上述中,我們可確認企業在面對CBAM,至少要具備2項能力:
面對歐盟 CBAM 多項規範尚未明確與未來紛至沓來的外界挑戰,唯有「減碳」才是未來唯一執行方向。企業想要做好碳管理,包括減少產品的碳足跡,第一步還是需要先了解企業自身的排放情況,也就是要先做好組織碳盤查工作,才能鑑別主要的碳排放源,並進一步的擬定減量計畫。
碳盤查如何做到聰明且高效率呢?傳統碳盤查只能人工維護,且資訊容易留在部分人手中,資訊無法有效且透明傳達給管理者,難以即時快速進行管理管控。
碳管理數位工具可以同時多人協作,並將碳盤查流程直接整合至系統,管理者將碳盤查作業融入日常工作中,最後還可以一鍵生成符合查驗規範格式的報告書。平時管理者還可以透過圖像化面板即時監測與管理碳排放,碳管理數位工具讓企業更聰明、即時且有效率管理碳!
延伸閱讀:鼎新攜手金工中心,協助中小企業接招CBAM第一波挑戰!、【節能實踐指南】企業如何建構有效的科學化減碳策略?
參考資料:申報資訊實務作業說明會、歐盟CBAM過渡期申報說明會、立法院、行政院、綠色貿易資訊網、Fastener World、關港貿單一窗口、經濟部國際貿易署、Taxation and Customs Union
企業ESG教戰手冊
2,355 Followers
系列活動
《找回迷失的能源》省下來的 才是真正賺的
2025/01/23(四)~2025/03/06(四) 11:00~11:30
延伸閱讀
企業ESG教戰手冊
2,355 Followers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