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時更新並快速生產的模組電動車:供應鏈扁平計畫

2023-02-14

584

在物聯網時代開啟後,電動車也走上了聯網之路,但從傳統車廠自行找尋多家供應商,到供應鏈以組裝積木的形式從零組合而成的電動車形式,和以往的供應鏈體系有什麼不同?

電動車的需求高漲

為了達到延緩未來氣溫上升的幅度,2050設下了淨零碳排目標,各國響應環保並執行淨零,減少碳排放成為優先事項,其他國家也陸續跟進減碳政策,並先開始限定碳排放高的運輸工具。美國首先喊出2035後禁售燃油汽車計畫,而因應未來的商業成長與減碳轉型商機,各家汽車大廠也都全力開發電動車。

 

電動車的產出型態沿用原先汽車產業的供應鏈形式,而疫情到來雖然加速了電動車的成長速度,但供應鏈卻也因疫情深受其害,不論是油車或電動車生產,都因零件缺乏而導致量產計畫受阻,產能跟不上需求,即便現在因政策反轉景氣凍結,如何加速電動車的生產仍是各大車廠在未來來景氣復甦後的重要工作。

 

以往汽車的供應鏈形式

汽車廠原先的供應鏈形式,是一家汽車公司在市場調查後,進行設定規格、模型、模具、零件、原型車製造後,以TIER1、TIER2、TIER3這三種級別的供應商供貨,零件供應商除了確認需求,同時評估產能,進行報價等,來回聯繫評估所耗費的時間容易拉長汽車生產周期。在層層供應商的供給交貨後,上生產線測試組裝,才推出新車上市,而新車開發所需時間則視技術純熟度而定,一般推出時間需要4~5年不等。

 

但這樣的速度對於未來需跟進淨零碳排目標的各國與各家汽車大廠來說,也跟不上未來油車汰舊更新速度,一旦景氣反轉,則先前的缺料等供應鏈影響問題可能再度浮現,這也是各大汽車廠在科技研發突破現有技術的同時,也不斷思考如何降低供應鏈所造成的生產影響。

 

電動車聯盟?未來汽車供應鏈合作形式的突破

MIH電動車開放平台(Mobility In Harmony Open EV Platform)為台灣鴻海集團在2020年10月中創立的電動車開放平台,為了打破傳統汽車產業開發費用高、開發期長、資源密集的特性,目標成為汽車界的Android。

 

此平台的重點在於供應鏈完全透明,相對原先汽車產業以硬體為核心的封閉系統,MIH以軟體定義為核心,軟硬體可分開開發,鴻海也能藉由產業聯盟與開放規格,分散生產風險,且擴大汽車電子零組件出貨量,增加更多合作可能性。

 

採取開放立場,2500間供應鏈水平展開透明化,藉由供應鏈裡各家廠商各自擅長的軟硬體技術見長與電腦模擬,提前避免錯誤生產狀況,讓MIH在新車設計開發到生產減少到僅需24個月的時間,聯盟結合夥伴加速原先開發過程的耗時部分,大幅降低開發時間,且如市場針對某種性能有需求量,也可因應需求開發出獨特性能的電動車型,讓電動車性能表現有更多種可能。

 

未來的生產趨勢要因應需求且生產快速的情況下,即使是原先生產開發速度較慢的汽車產業也得因應時勢進行轉變,藉由供應商間各自擅長的技術結合並推動模組化生產,打造出類似積木組裝的形式,實現電動車開發的生產加速,以期更快達到未來的淨零碳排目標。


電動車相關延伸閱讀:

電氣化的發展,能否銜接上淨零碳排的階段目標?

移動的網路安全,電動車的車用資安發展

硬體與聯網升級的車用系統,未來訂閱制與開放性的延伸

隨時補給的太陽能發電,未來電動車續航的良方之一?



內文資料來源:

MIH電動車開放平台

汽車業

MIH小型車靠Gogoro換電站也能跑!「外送電池」跟里程焦慮說掰掰

趨勢再發現

136 Followers

一些看似微小與正在發生的事,也可能翻轉未來, 我們精選新趨勢、新議題,讓你輕鬆掌握新知,了解時事脈動,發掘可能商機,窺見下一步所有的可能!
知識主題
供應鏈管理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