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1
林呈欣
502
台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指出,臺灣證券交易所與金管會證期局「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2023年)」高度結合,共同建立起「ESG生態系八大面向生態」,證交所將扮演起領頭羊角色。
近年來,ESG 成為最重要趨勢,ESG 生態系成形。臺灣證券交易所林修銘董事長指出,金管會自 2013 年推動「2013 強化我國公司治理藍圖」至今,至 2023 年「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已經滿 10 年,所有公開發行公司推動公司治理已經有具體成效。為了回應全球永續發展行動,與國家訂定 2050 年淨零排放的總目標,ESG 生態系統已經成形。
在金管會證期局推出「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2023年)」,面對 ESG 生態系統已經成形。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指出,臺灣證券交易所扮演起負責「建構 ESG 資訊平台」、「建置碳權交易平台」以及「人才培育」的三項任務。
過去十年來,金管會由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評鑑開始,由 G 往 S、E 來邁進,持續推動 ESG 評鑑。「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2023 年)」將在「治理」、「透明」、「數位」、「創新」四大主軸下,企業永續發展之行動方案的推動重點包括:(1)引領企業淨零、(2)深化企業永續治理文化、(3)強化利害關係人溝通與(4)精進永續資訊揭露。
林修銘指出,臺灣證券交易所建構「ESG InfoHub」資料庫已經在 2023 年 7 月份推出。除了將上市櫃公司持續定期提供給臺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的資料外,「ESG InfoHub」更系統化收集公開發行公司 ESG 資訊,從 2022 年起收集更完整 29 項上市櫃公司之 ESG 質化與量化資料,並參考 TCFD、SASB 等國際標準,持續擴充 ESG 資訊的欄位。林修銘指出,「ESG InfoHub」,透過 ESG 資料庫,可以提供五大構面的一站式查詢,包括:(1)市場總覽(Market Highlight)、(2)視覺化儀表板(Dashboard)、(3)ESG 商品、(4)溫室氣體相關資料,以及(5)法規標準。林修銘指出,「永續報告書自動產製平台」,將於 2024 年開始邀請所有公司來試作,2025 年就可以運作,免費為中小型企業自動產製永續報告書。讓臺灣證券交易所扮演起服務中小型企業的起點。
林修銘指出,《氣候變遷因應法》規定由環保署設置「國內碳權交易平台」。環保署委託金管會來建置,金管會指定臺灣證券交易所與國發基金,共同成立「碳權交易平台」。初期投資 10 億資本額(其中臺灣證券交易所佔 6 億,國發基金佔 4 億)。碳權交易所已經於 2023 年 8 月 7 日在高雄成立。
碳權交易所主要營業項目,包括下列三項:
1.國內碳權交易:配合環保署《氣候變遷因應法》的子法,來決定碳權交易的方式。預計在 2023 年子法修法完畢後,才會開始進行碳權交易。
2.國外碳權服務:上市櫃公司因應供應鏈宣示「2030 年碳中和」的需求來購買碳權。或者因應 ESG 的發展,允許 5% 的國外自願性抵換的碳權來抵。
3.碳諮詢服務:碳權交易所在八月初開始提供碳諮詢服務。碳權交易所開始跟各個學術機構結合,在八月起的下半年,開始來培養碳權交易的人才,以便日後碳權交易來做準備。碳權交易所也跟 F4 (交易所、櫃買、期交所與集保)一起來做教育的推廣活動
協助企業制定 ESG 政策在企業面臨 ESG 轉型挑戰時,上市櫃公司全面設置公司治理主管,同時董事會督促上市櫃公司正確執行 ESG 的政策。ESG 人才需求大增。
林修銘指出,臺灣證券交易所與非政府組織(NGO)與大學三者,針對實務需求,採取多元化與 NGO/學校合作開辦永續課程。為求三效並進,臺灣證券交易所集合公司治理與 ESG 相關議題,培養企業人才、制定 ESG 策略,並與董事、公司治理主管及管理層進修,也鼓勵大學進行研究發展。
臺灣證券交易所對於各方面的結合,鑒於全臺灣 1,200 萬投資人帳戶當中,這兩年 40 歲以下開戶數佔四成。臺灣證券交易所透過教育宣導,讓這些年輕的投資者,來投資定期定額、ETF,並建立投資者保護透明的制度。
採訪:施鑫澤;撰文:林呈欣
文章出處:CIO Taiwan
ESG雙軸轉型到2050
222 Followers
ESG管理
綠色數位轉型
指引企業啟動ESG永續決策與執行,建立了宏觀思維與視野,可以更容易讓企業開始推動綠色數位轉型。
ESG雙軸轉型到2050
222 Followers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