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30
IoT智能管家
183
只要在可以接收到WiFi網路的地方,在智慧手機普及的情況下,自動化的智慧生活的搭建也開始隨著無線傳輸技術的進步,逐漸加快設備運作速度,還可以透過聲控直接控制家中電器及安防監測。
從1994年開始,來自瑞典的Ericsson易利信公司推出的藍牙(Bluetooth)無線傳輸,實現了無線設備可在10公尺內的短距離,相互操控作用無線設備。讓電子設備不再運用各式電線相互綑綁,提升了電子產品的使用體驗。
當無線傳輸技術走到了21世紀,2002年開始由多家物聯網廠商共同組成Zigbee聯盟,發表出使用網路拓樸架構出可跨眾多品牌的物聯網(IoT)設備,降低橋接器數量即可延伸設備傳輸距離的智能設備,還可透過平台跨頻操作整合品牌的認證設備,讓使用者不再受限於單一品牌,搭建出更具彈性且多元的智慧化生活環境。
2014年開始,由Google 旗下眾多智慧家庭企業共同組成的Nest Labs推出「Thread」,正式對外發表公布:透過搭載「Thread」傳輸技術的接電式設備作為延伸節點,讓物聯網的裝置傳導形成密集的網狀網絡,力求物聯網裝置上可以不再受限無線傳輸距離,建構堅密的無線環境傳導無線數據及指令,降低系統因單一配對傳輸下,節點故障設備傳輸線就此斷線的情況,技術運用也讓設備在無需購買聯盟專屬橋接下即可使用。
到了2019年由蘋果HomeKit、Google及Amazon組成的「Matter」已將「Thread」認證為聯盟可用無線技術,讓使用者經由蘋果家庭HomeKit、Google Nest、Amazon Alexa及Samsung SmartThings,快速跨品牌、跨平台串接,增加智能環境的建構彈性,無需依照不同品牌採購各式各樣的橋接器,還能減少手機APP的下載量,降低記憶體附載。
智慧家庭的建構基礎往往在設備能耗和資訊傳輸的穩定度找尋平衡點,在講求低能耗且實現設備可不透過電源線供電下,過往的設備指令傳導多以距離較短的藍牙作傳導,但同時又因為藍牙為星狀的單向傳輸方式,主設備需先運用Wifi連線,再一一擷取從設備傳輸的無線數據及指令,因此受限於固定傳輸距離下,導致在建置一個智慧家庭時,可能需要建置許多不同的橋接設備,才可以實現全屋自動化的智慧生活。
21世紀開始,低能耗的無線智能設備,已慢慢擺脫容易受限於傳導驅動的藍牙傳輸,將設備傳輸技術推升到以拓樸式聯動傳輸,增加設備指令的傳輸距離,且經過聯盟協議的品牌整合,讓使用者不再只限於單一品牌的串聯。當傳輸速度優於「藍牙(Bluetooth)」的「Thread」出現後可構成網狀Mesh頻段的設備,僅需要單一橋接器(Board Router)下,讓所有使用者在使用最少橋接器,即可透過智能設備的節點網路,透過「點」與「點」的溝通無限延伸傳輸距離,降低物聯產品的斷線率,提供更穩定的智能驅動環境。
在「Thread」的網狀架構裡,透過直接連接居家用電的「Thread」無線設備鋪建的密集度,可以幫助穩定使用環境的傳輸訊號及延續,當每個小型智能設備都被賦予指令傳輸的角色時,設備的傳導不需要擔心設備離橋接器太遠或因節點斷電,傳輸指令就此中斷的窘境,指令傳輸透過密集的網狀結構找尋最近的設備路徑持續傳輸,讓安裝場域永遠可以包覆在智慧生活的聰明環境裡。
IoT智慧爆米花
12 Followers
延伸閱讀
IoT智慧爆米花
12 Followers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