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永續治理到碳管理實務——中化控股攜手鼎新、華宇的創新實踐

2025-02-11

257

當碳管理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議題,企業必須積極進行碳盤查,並致力於減排。中化控股與鼎新數智、華宇管顧攜手合作,提供完整的碳管理解決方案,協助企業達成碳盤查與減碳目標。透過數位化工具和專業輔導,中化控股正以高效、精準的方式走在永續發展的前沿,並提升其市場競爭力。

當全球氣候變遷的問題已演變為企業與政府無法忽視的重要議題時,碳管理不僅僅是環保的選擇,而是攸關企業長遠發展的重要關鍵。尤其在台灣政府積極推動淨零排放政策下,要求企業進行碳盤查並持續減排。這項政策不僅促使企業重新思考其碳排放問題,也為市場帶來新的挑戰與機會。


而這次,中化控股、鼎新數智與華宇管顧三方攜手合作,致力為中化控股及其他企業提供一套完整且高效的碳管理解決方案。


▲中化控股與鼎新數智、華宇管顧攜手合作,啟動碳盤查專案/圖:就享知提供








中化控股在永續治理之路深耕數十年,成果斐然

中化控股深耕永續發展有成,2023年在環境保護方面,達成321.86公噸CO2e減量效益。各廠區廢水排放符合法規,新豐工廠透過循環系統每日節省12公噸用水,年度回收2,874公噸洗瓶水;台中工廠製程用水回收系統每日節省10至12公噸水資源。廢棄物清運處理合規率達100%,全年無違規事件。


產品品質與安全管理上,人用藥品和動物用藥生產分別符合PIC/S GMP與cGMP規範。目前擁有465張人用藥品許可證及136張動物用藥許可證,展現產品安全把關的嚴謹度。2023年完成3件產品回收改善案件,確保產品品質。


供應鏈管理方面,所有供應商通過年度稽核,確保供應穩定性。研發創新投入持續提升,2023年研發經費占營收5.66%,較前年增加0.51%。



中化控股碳盤查實踐之路,利用數據驅動碳管理

中化控股作為一個領先的企業,深知碳管理對未來業務運營和長期發展的重要性。依據我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會),在111年3月發布的「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中規定,上市櫃公司應進行溫室氣體盤查之資訊揭露時程:「2025年資本額50~100億元的上市櫃公司需完成個體公司盤查,而資本額50億元以下的上市櫃公司之合併報表子公司,則需在2027年完成盤查。」


而吳志庸總經理明確指出,面對全球減碳趨勢與政府日益嚴格的法規要求,企業必須更積極投入碳管理,在確保合規的同時,也要掌握綠色轉型先機,進一步提升企業競爭力。


為此,中化控股正式啟動碳盤查專案,不僅是因應法規的必要措施,更是邁向永續發展的重要一步。為確保專案順利推動,公司特別邀請業界經驗豐富的顧問團隊,協助盤點各項碳排放數據,並提供減碳策略建議。其中,楊顧問擁有豐富的ISO國際標準實務經驗,將在碳足跡計算和減碳技術導入等方面提供專業指導,共同打造適合中化控股的綠色經營模式。


此次碳盤查專案不僅止於理論,更透過線上課程、場域巡查及實地教育訓練,確保各部門、場區都能落實減碳行動。中化控股的目標不僅是符合法規要求,更希望將綠色經營融入企業文化。隨著客戶對低碳產品的需求增加,完善的碳排放管理不但能確保符合標準,也有助於維持穩定的供應鏈合作關係,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這不僅展現了企業社會責任,更是中化控股對未來世代的長遠之承諾。


數據驅動的減碳策略是本次碳盤查的核心。利用系統性的盤查與分析,中化控股將能精準識別碳排放熱點,進而制定更有效且具針對性的減碳策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為此,中化控股選擇與華宇管顧資深專業顧問合作,並導入鼎新碳總管等數位化工具,以提高盤查效率,減少人工錯誤,確保數據準確性。這套數位化解決方案不僅能與現有系統完美整合,更可大幅提升整體碳管理效率。



企業碳管理與淨零轉型實務指南

溫室氣體盤查基本概念

華宇管顧的楊顧問此次合作中也說明到,在進行碳管理時,首要釐清的是溫室氣體的計算範疇。許多人誤以為所有含碳氣體都需要納入計算,但實際上科學家已確認只需關注七種主要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甲烷、氧化氮、氫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三氟化氮和六氟化硫。特別要注意的是,某些結構式不同的氫氟碳化物,如部分冷媒,已不需要納入計算範圍。


華宇管顧資深顧問 楊繼泰/圖:就享知攝


淨零概念與實踐

對於淨零這塊,楊顧問也提到很重要的一點:淨零並非意味著企業運營過程完全沒有碳排放,這在現實中是不可能實現的。以辦公室的日常運作為例,即使是使用電視等基本設備都會產生碳排放。淨零的真正含義是在現有科技條件下,將碳排放降到最低可能水平,並對無法避免的基礎排放量採取碳交易等補償措施。


企業可以通過兩種主要方式達成減碳目標:一是直接減量,降低排放源的排放量;二是移除增量,例如通過森林固碳等方式從大氣中移除二氧化碳。這兩種方式需要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靈活運用。


台灣碳管理政策框架

台灣政府自2023年開始實施淨零政策,要求年排放量超過1萬噸的企業必須進行溫室氣體盤查並提交報告。政府計劃在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並提出包含風電、光電、氫能等在內的12項轉型策略。雖然這些策略在實施過程中面臨諸如光電板製造與廢棄、風電對生態影響等挑戰,但減碳仍然是台灣的重要發展目標。


為了推動企業參與碳管理,政府預計徵收每噸300台幣的碳費,同時也提供補助和資源協助中小企業進行碳盤查,以減輕其負擔。這些措施反映了政府在推動碳管理時既重視目標達成,也考慮企業承受能力。


企業碳盤查實務

企業進行碳盤查時需遵循五大原則:相關性、完整性、一致性、透明性和準確性。盤查過程從確定邊界開始,包括地理邊界(如各廠區位置)和設施邊界(如各類排放設備)。在設定基準年後,企業需要進行全面的排放源鑑別和數據收集。


數據收集優先考慮實際使用量,其次是採購量和庫存量。對於製程中的化學反應,需要特別關注是否產生溫室氣體,並與製造部門確認相關排放情況。數據品質管理也極為重要,優先採用連續監測數據,其次是定期測量數據,最後才是估算數據。


國際標準與認證

企業碳管理主要遵循ISO 14064-1標準,同時也需要考慮ISO 14067產品碳足跡標準。完成這些認證後,企業可以考慮導入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因為能源消耗的降低直接助益於碳排放減少。此外,若要符合國際標準,企業還需要遵循GHG Protocol或SBTi的減量規劃。



鼎新數智的系統軟體,提供中化控股高效、精準、智能的解決方案

憑藉四十餘年深耕台灣產業的豐富經驗,鼎新數智深刻理解企業在邁向淨零轉型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為此,鼎新特別打造「碳總管」碳管理平台,整合「組織碳盤查」與「產品碳足跡」兩大核心功能,全方位協助企業實現ESG(環境、社會與治理)轉型目標,為企業的永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鼎新「碳總管」,具備以下幾個顯著特色

系統化與自動化:傳統的碳盤查方式往往依賴手動輸入數據,耗時且容易出錯,而鼎新的碳總管平台通過自動偵測與數據集成,實現了從排放源數據的收集到報告生成的全自動化,顯著提升了工作效率並減少錯誤。


數據整合與統一管理:該系統能夠與企業現有的各類數據系統進行無縫對接,包括能源管理系統、ERP、MES等,將分散在各部門的數據整合到一個平台,實現集中管理,這不僅提高了數據的一致性,也為後續的分析與決策提供了可靠的數據支持。


即時監控與可視化:系統提供的即時監控功能,能夠幫助企業實時掌握碳排放情況,並通過可視化儀表板展示各項數據。這使得企業能夠快速發現排放熱點並及時調整減排策略。



三方合作,共創碳管理新未來

中化控股、鼎新數智與華宇管顧的戰略合作,展現了企業在碳排查與減排挑戰上的創新思維。其中,鼎新數智的碳總管平台為中化控股的數位化轉型提供了堅實基礎,實現了碳排放數據的高效管理與精準分析;而華宇管顧憑藉其豐富的專業經驗,則為中化控股提供全方位的碳管理輔導服務,協助企業既符合法規要求,又能有效達成減碳目標。


通過這種協同合作,中化控股成功建立了完整的內部碳管理體系,特別在四個關鍵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碳盤查能力的提升、即時監控的優化、減碳效果的驗證,以及碳成本的精確計算。這些能力的提升不僅確保了企業的持續進步,更為實現高效碳管理奠定了堅實基礎。


這樣的三方合作模式,不僅鞏固了中化控股在永續治理與碳管理領域的領先地位,更強化了其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優勢。面對日益嚴峻的全球碳排放挑戰,企業需要突破單打獨鬥的限制,透過專業顧問的指導、先進數位工具的應用,以及企業自身的堅定承諾,才能真正實現碳排放的有效管控,推動企業在永續發展道路上穩健前行。

生技醫點通

320 Followers

製藥公司獲利起飛,新藥陸續上市、CDMO蓬勃發展、後疫情處方藥物需求回升,免疫療法成長快速,各種外部需求驅使生技製藥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而在不同營運模式下,台灣的生技製藥產業要成為下一座護國神山。無論是研發、生產、BD、國內外運銷通路,為了接軌全球醫藥生態系,不同型態的生技製藥業,面對各種不同的管理挑戰。 想掌握更多生技醫療產業發展的趨勢嗎?歡迎大家持續關注與訂閱頻道,與我們互動!

台灣製藥產業

中化控股

致力提供最先進之醫療、保健用品、健康服務至各層級醫療院所及每個家庭,讓生活與健康緊密結合。

知識主題
碳盤查與碳足跡
永續治理
ESG政策法規
生醫製藥業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