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4
劉芝吟
393
2025 台北國際工具機展 (TIMTOS) 3 月 3-8 日登場,今年工具機展會由外貿協會與機械公會共同主辦,吸引 90 個國家、超過 4000 名的買主觀展採購,前五大國為印度、日本、中國、南韓與馬來西亞,展現出台灣機械產業的堅強實力。
機械與工具機產業作為工業的基礎骨幹,對航太、機器人、半導體等先進產業至關重要,台灣中部更已發展出世界密度最高的產業聚落,深具產業鏈優勢。
然而,在日韓圓貶值、地緣政治、中國競爭等多方夾擊下,工具機景氣回落,去年出口產值衰退 14.8%,突顯出調整體質的迫切性。
總統賴清德出席台北國際工具機展,在開幕現場點出前景:「下一個世代是全面智慧化的時代。」雙軸轉型、高附加價值、產業合作佈局全球,將是機械產業的三大核心。
賴清德表示,政府已編列 116 億預算,協助企業進行智慧與綠色轉型,特別是加速導入 AI 。出口產品若使用國內控制器,最高可獲 3000 萬元補助;購買國內設備並與資服業者合作開發 AI 解決方案,也將獲專案補助,希望透過結盟合作,助力產業立足台灣、佈局全球、行銷全世界。
※延伸閱讀:危機與轉機並存,台灣工具機的下一步在哪裡?專訪G2會長黃昭穎
儘管前景充滿挑戰,但今年展會現場仍迎來大批國際訪客人潮,超過 4000 名外國買主進場觀展。經濟部長郭智輝認為:「台灣不是只面臨挑戰,也會迎來更多機會。」
突圍的逆轉關鍵,即在於產業技術升級。
2025 TIMTOS 首度將「AI 與機器人」列為主軸,另兩大主題為「未來智造」及「節能永續」,顯示智慧化、綠色化已成為趨勢風向球。不少業者紛紛表示已開始投入「+AI」研發,在生產製程、售服流程中導入 AI 技術,是當前各廠積極創新的重點。
對熬過景氣低迷的工具機業界而言,這股智慧化浪潮,或許也將是走出低潮的關鍵。
※延伸閱讀:未來智造:認知製造正行動, 生成式AI、AI Agent怎麼改變製造業?
實際走訪展場,可觀察到產業聚焦三大發展趨勢:跨界合作切入半導體與機器人供應鏈、數位孿生技術新展示,以及 AI 導入綠色智慧製造。
例如,工具機大廠友嘉與新漢攜手,在機械設備上外加 AI 應用,合作展示「綠色工具機 AIoT智能解決方案」。東台也積極跨界整合,搶進半導體供應鏈。
工研院則推出「AI 高精度五軸工具機」,讓工具機擁有 AI 大腦,能進行參數分析,達成更精準的切削定位,加工精度提升 4 倍、切削效率提高 1.5 倍,成功協助國產五軸工具機業者常銘,打入國際高階單車變速器的供應鏈。
專精於刀具管理的騰柏科技,現場也特別展示今年的技術創新。
騰柏為半導體客戶開發 RFID 物料管理系統,將 RFID 標籤置入無塵衣,技術人員領取物料時,無需額外輸入動作,系統即可自動判斷並扣帳,不僅加快人員工作流程,也提高管理精準度。
這種跨產業合作模式,解決了半導體產業物料管理難題,同時也為工具機業開拓新藍海。
而因應不同產業的物料需求,例如:刀具、探針、PCB 板、無塵衣鞋,智慧管理櫃也能客製設計,最多可管理 300 種物料。其中,T系列 (販賣機型)更是再升級,從紅外線感應改為光纖技術,能感測到更小尺寸的物料,大幅提高控管精確度。
騰柏經理蔡宗霖表示:「缺工已經是大環境趨勢,許多新進員工或移工並不熟悉各種物料規格,運用智慧化管理,直接顯示物料圖片、名稱、料號或自動感測,新手也能快速上工。」
※延伸閱讀:瞄準半導體業的需求,騰柏科技推出智能物料櫃
仁安資訊的數位孿生是品牌經典技術,甚至遠比歐洲大廠早了十幾年開發。
以數位孿生技術開發的「虛擬工具機」,不只細緻模擬出加工切削過程,清楚顯示加工轉速、時間、切削路徑,模擬工作站也完全擬真各大品牌的控制器介面,如同工具機版的「飛行模擬器」。
在人力短缺的條件下,導入數位孿生技術,能減少新手上機的耗材浪費,也加速了企業培訓過程,因此仁安除了與技職院校、職訓中心合作,也提供企業 CNC 內訓及考核完整方案。
展會現場,便吸引不少東亞、印度的國際訪客洽談採購。董事長陳清安透露,目前已和印度最大工具機供應商進行合作,提供企業培訓實作方案。
「不只適合做新員工培訓,對越來越精密的雙主軸、五軸機來說,預先模擬也可以幫助資深師傅更精準掌握加工情況,降低干涉撞機。」
此外,系統模擬還能精算顯示出切削里程,讓決策者更清楚掌握實際加工成本。
※延伸閱讀:仁安如何用軟體帶動產業升級戰?
「以前,多樣化加工需要多台機器,現在一台就能搞定!」
豪力輝深耕 CNC 齒輪相關刀座,今年的最大亮點是攜手台中精機,將流體刀座、U 軸頭加裝在台中精機的機台,實現 CS 軸定位及主軸中心高水出水功能,達到更高轉速的切削功能,讓一般三軸機快速升級成四軸機,創造「一機多用」優勢。
因應智慧化趨勢,豪力輝也積極導入 AI ,開發智慧售服機器人,將 AI 技術應用於齒輪箱監測。
「缺工趨勢是必然的,所以更要降低繁瑣事務的時間,讓機器人自動化處理,我們就能專注在管理決策。」豪力輝經理黃佳琳點出企業智慧營運的關鍵。
傳統 IoT 只能監測速度,豪力輝展示的最新 AI 系統能即時觀測加工進度,提醒異常。「以前需要人員詳細統計,觀察每一段期間的異常狀況,現在直接問 AI,它就能即時回覆。」這種人機協作模式預期將成為智慧工廠的配置,讓人力資源發揮最大價值。
隨著新技術的飛躍成長 ,AI 應用正重塑全球製造業的格局,深化智慧製造技術,不僅能提升加工品質與流程效率 ,也可望進一步解決缺工常態化的現實困境。
工具機產業要順利走出衰退陰霾,正如同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所說,產業必須積極展開數位轉型,才可能從「反應」轉變為「預應」,甚至「適應」國際政經環境的變化。
智慧製造趨勢所
2,162 Followers
延伸閱讀
智慧製造趨勢所
2,162 Followers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