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加薪攻略:如何在通膨時代捍衛你的薪水

2025-04-25

17

即便雞蛋過剩、便當飆到120元,民眾仍深感物價壓力;儘管薪資創下新高,不同行業間落差卻顯著,民生服務業明顯落後。在通膨陰影下,如何主動爭取合理薪資?本文提供四大實用策略:善用數據、掌握時機、提升談判力、思考轉職,協助你在薪資談判中更有底氣,為自己的價值爭取應得回報。

這幾年的物價,是否讓你有感?即便雞蛋產量已過剩,消費現場還是回不去的蛋價;120元普通的午餐的便當,變為常態;去市場買蔬菜可能比買肉還要貴……


根據主計總處的資料,2024年全年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的經常性薪資平均數為新台幣46,450元,年增2.77%,創下25年來最大增幅;總薪資平均數則達到60,984元,創歷史新高,年增4.39%。(註1)


然而,薪資增長的幅度在不同產業間存在明顯差異。104人力銀行的統計顯示,2024年平均月薪最高的產業為電腦及消費性電子製造業,達到6萬元;半導體業則為5.9萬元。相對而言,社會福利服務業的平均月薪僅為3.8萬元,民生消費業如餐飲、批發、零售、住宿服務、運動及旅遊休閒服務等則約為4.3萬元,低於整體平均水準。(註2)


薪資增幅長年遠遠落後於通膨率。那麼,該如何主動出擊,提高薪水談判能力?

以下提供幾個實用的談「薪」策略:


一、用專業數據讓談判更有底氣

如果談薪時只靠「我覺得應該加薪」,成功機率恐怕不大。用數據說話,才能讓談判更具說服力。


✅ 善用人力平台薪資行情報告

利用如 104 或 LinkedIn 等平台,研究目前職位在市場上的薪資水準。這不僅是個人權益,也是一種基本的職場專業。在談薪時,拿出整理好的客觀數據,比較有機會讓主管無法忽視你的加薪要求。


✅ 量化成績單,展示實力

光口說無憑不夠有力,拿出數據證明才能讓主管看到你的價值。例如,身為業務,想要爭取更多業務獎金,就把一年的業績成績清楚地量化,並列出特別成果,例如,業績成長比例、獲得重要客戶表揚、解決某項客戶關係危機…等。


此外,數據呈現方式也很重要。用清晰的圖表與重點摘要與條列,讓主管與高層們能接受到你想傳達的重點,並且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選擇黃金時機,讓你的加薪提案更具說服力

職場談判就像談生意,Timing 是關鍵。要耐心等待,選對時機,效果才能事半功倍。一些適合的時機,例如:


📌 公司業績大好時:剛公佈亮眼財報或部門達標時,主管心情好,對加薪提案的接受度可能更高。

📌 績效評核剛結束:這是許多公司每年設定薪資調整的主要時機,順勢而為,不要錯過!

📌 啟動新計畫前:如果您即將接手重要專案,這是展示您價值與需求加薪的最佳時刻。

談重要的事,要在重要的時機。時機可能只有一次,所以要充分準備,謹慎選擇時機。


三、溝通能力大升級,讓談判充滿影響力

薪資談判不僅是講數據,說話技巧也是成功的關鍵。


💡 合作式對話,展示雙贏結果

展示了自己的成績後,接著用合作的角度來談,例如:「根據上述成果,如果公司能夠提供合理的薪資,相信能讓我能更專注工作,並為公司帶來更高的績效。」配合不卑不亢的態度與口吻,公司會更樂意聽你說。


💡 避免情緒化溝通

千萬別讓談判變成「最後通牒」,例如:「如果不加薪我就走人」,這樣反而可能適得其反。

即使最後仍無法加薪,千萬避免情緒化反應。職場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保持禮貌,日後或許還有合作的機會。


💡準備 B 計劃

如果公司短期內無法加薪,你可以爭取其他福利,例如培訓課程補助、額外獎金或更彈性的工作安排。


四、考慮轉職,將職場價值最大化

在某些情況下,轉職可能是突破薪資瓶頸的最佳方式;


📌 外部機會更具潛力

外部聘用的薪資調整幅度往往高於內部晉升,但前提是要先做好市場薪資調查,並且客觀評估自己的學經歷、技能、認證,在目前就業市場的位置。倘若結果顯示出您具有相當的競爭力,轉職或許是加薪的機會。


📌 做好轉職準備工作

- 優化履歷,有重點並清楚地呈現過去成果和技能

- 善用人脈資源,例如 LinkedIn,來探索可能的機會

特別不要忽略了「弱連結」,也就是,見過一兩次面,認識不深的親戚、朋友、網友、同社團/社群的朋友。

- 面試時,有技巧地表達您對薪資的期望


要注意的,加薪可能是一時的,除了薪資,自己現階段對工作的期望是什麼?中長期的職涯發展又是如何?轉職不僅是為了錢,更是為了找到能展現潛力的更大舞台。


通膨是現實,收入壓力無可避免,但你也有掌控薪水未來的力量。透過專業數據、合適時機與靈活談判技巧,讓薪資調整成為一個合理且自信的過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註1) 資料來源:https://www.dgbas.gov.tw/News_Content.aspx?n=3602&s=234606

(註2) 資料來源: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40627000207-260202?utm_source=chatgpt.com&chdtv


職場小雞湯

243 Followers

從職涯分析到網路創作,這裡集結各種圖文與深度內容,陪你探索未來工作的可能性,打造屬於你的成長路線圖。

文章作者

汪佩蓉(Patricia)

多年上市櫃電子製造業PM與經營管理實務經驗+理科X商科X人資

知識主題
人資管理
職場健康
溝通說服
工作術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