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碳管理降低碳風險,數位工具助企業推動ESG永續經營

2025-04-10

219

因應全球淨零碳排趨勢,碳成本與碳風險持續增升,將對企業財務造成衝擊,甚至造成生存危機,企業著手碳管理刻不容緩。此時需要便利的數位工具來協助執行,讓數據精準現形,才能進一步擬定企業節能減碳策略,有助於加速達標。

電費連漲、政府客戶要求,企業碳成本碳風險暴增

近年電費接連上漲,使企業成本增加不少,亦成為企業營運及財務上的風險所在。然而,能源電力正是企業主要的碳排放來源,以大部分製造業來說,光是能源消耗產出的碳排放就占了總體排放量的近7成。


且隨著各國政府陸續推出減碳相關法規,像是歐盟CBAM碳關稅等等,台灣亦推出碳費徵收條款,金管會也要求上市櫃企業須在財報及永續報告書中揭露ESG各項指標數據及資訊,並接軌IFRS永續揭露準則,還有很多國際客戶會要求出示符合能源管理ISO50001、碳盤查IS0 14064、碳足跡IS0 14067的報告,否則就無法得到訂單。


這些規範機制衍生出的費用支出,將直接或間接影響企業業務、營收、生產製造等方面,形成風險。企業欲追求永續穩定的營運,必須及早做好成本和風險管理,包括計算測量、評估和規劃應對風險的策略,或透過提升能源效率、採用綠電、碳權交易等方式來減少碳稅負擔,方能降低對企業的威脅與危害。


延伸閱讀:上市櫃公司揭露永續資訊,以實現減碳目標



碳管理與企業生存息息相關,涵蓋碳盤查、碳足跡與能源管理

除了國內外法規要求外,企業還承受客戶或供應商要求綠色金融限制品牌形象等壓力,像是Apple、迪卡儂等國際品牌,為達自身淨零碳排的目標,進而要求供應鏈也需進行減碳;迪卡儂亦提供供應商能源管理統展相關協助,落實電力使用數據蒐集分析,以達節能減碳目標。


延伸閱讀:鼎新助台灣迪卡儂供應鏈 以能源管理解方推動綠色製造


來自各方的要求與限制皆會加重企業成本與風險—碳成本會影響企業毛利,碳風險亦會對企業財務造成衝擊,像是影響企業融資決策等等。


總的來說,企業碳排放量過高,不只會累積高昂的費用,更可能失去市場競爭力及訂單營收,且無論國內外,未來將朝向更嚴格的碳標準前進。為避免這樣的情況,首要之務便是建立完整的碳管理機制,企業應及早估算碳成本、考量碳風險和擬定減碳策略,藉此重新檢視並規劃營運模式,尋找更低碳的方式來優化生產流程或推動重組供應鏈,以減少碳排,才能將危機化為轉機,躋身國際行列。


CDP(全球環境揭露組織)首席影響官Nicolette Bartlett說過:「沒有辦法衡量的數據就沒有辦法管理,對投資人、採購者、政府、企業等等皆是如此。碳揭露就像地圖,告訴大家要何去何從,決策者以前看不見的,現在撥雲見日,才能依據數據進行重要決策。」


在數位時代,數據如此重要,因此企業在進行碳管理時,應先達到「知碳」、「控碳」,才能進行有效的減碳。碳管理的範圍涵蓋組織碳盤查產品碳足跡能源管理,而能源電力是企業主要碳排放來源,是企業碳管理的一大重點,尤其電費上漲,企業急於管控電費成本,就得先了解設備能耗狀況,一如碳盤查之於了解整體碳排放量。





透過數位工具例如鼎新碳總管來進行即時監控,將企業各環節(像是組織整體碳排放、單一製程或產品的碳排放、能源的碳排放及電費等)產出的數據加以分析,從中找出熱點後,擬定相對應的策略來達到節能減碳,並為組織各部門設定合適的節能減碳指標,實施過程中持續追蹤,並對照預期效益,分析出可修正項目,再進行優化;再針對重點產品(如主要外銷或客戶要求)進行碳足跡收集,並針對產品進行減碳規劃,最終達到碳中和的目標。






碳管理數據的基礎包含組織碳盤查、產品碳足跡及能源管理等面向,才能算是整體的碳管理。在充分揭露與有效管控後,讓企業一目瞭然全盤狀況,也才能進一步談減碳、碳權、碳交易等後續延伸行動。


延伸閱讀:剖析ESG!企業永續發展如何實踐?



節能減碳一體兩面,降本又提效

過去「節能減碳」常被當作口號,如今卻必須實際去做且做出成績,因此需要規劃及制定更完善的碳管理計畫,方能降低能耗與碳排放量,符合國際標準與客戶要求。


國際能源總署IEA將「節能」視為邁向淨零和能源轉型的首要策略,認為提升能源效率能夠協助整體減碳量約37%。美國能源效率經濟委員會ACEEE亦表示,利用提高能源效率來進行減碳,是成本較低且較易達成的減碳方式。而在台灣2050淨零排放轉型策略計畫中,則是推動依據ISO 50001導入能源管理系統,以建立能源管理制度達到節能減碳的目標。


不少企業希望透過節能來降低電費與減碳,以減少未來的碳費或碳稅,因此在碳管理的規劃中,必須將碳盤查、碳足跡和能源管理三管齊下,運用物聯網IoT等工具技術,把企業營運活動所產生的各種數據彙整到像是碳總管的管理平台加以分析利用,亦可搭配IoT智慧電表監測各種電力參數,再根據分析結果協助企業決策,優化生產計劃與流程,實現節能減碳的效益。


如此一來,在提升能源效率的同時,不僅可偵測洩漏、減少耗損及碳排放量得以降本,又能提高整體生產效率,對企業來說一舉兩得,且無形中也提高了安全性。


延伸閱讀:

能源管理系統EMS是以ISO 50001成減碳及省電費的關鍵

【能源管理懶人包】超前部署數位能源管理,讓您的企業成為ESG轉型的領航者!



數位工具將碳管理變得更簡單!促成企業加速邁向低碳轉型

縱觀全球政策與市場變動,碳管理已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議題,「節能減碳」也不再是高耗能、高碳排產業的專利,而是動員全球的大挑戰,「科學減碳」則成為跟上全球ESG趨勢及淨零達標的利器,也是企業邁向低碳轉型的強力助攻。


鼎新碳總管平台兼顧國際標準及企業需求,可協助企業隨時監控整體場域、單一產品/製程,或能源使用的碳排放量。碳總管整合碳盤查及碳足跡模組功能,助企業更簡單快速地進行碳盤查;產品碳足跡則整合ERP系統中既有產品BOM表和製程資訊,亦可客製化自身的產品生命週期地圖。


此外,碳總管可整合ERP、能源管理等企業既有系統的數據,使企業更能清晰掌握「能源消耗/碳排放」與「生產行為」之間的關聯,並建立完整且精準的單位產品能資源用量,可避免企業用電資料不夠細緻、只能用推估來分配產線用電的盲點和誤失,因此得以擬定適合的能源政策,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像是多年來致力達成永續發展目標的中化控股,自金管會發布「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的規定後,便啟動碳盤查專案,導入鼎新碳總管等數位工具,利用系統性的盤查與分析,與現有系統完美整合對接,精準識別碳排放熱點,進而制定更有效且具針對性的減碳策略,大幅提升整體碳管理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延伸閱讀:中化控股推動碳盤查,攜手鼎新和華宇三方合作


且鼎新碳總管可科學地直接一鍵產出符合國內外政府、ISO標準、GHG Protocol標準或客戶等不同要求的碳盤查或碳足跡數據報告,透過科學數據,做到各部門、區域或組織等全面性的碳管理,持續監控減碳成效。


企業負責人員無論新手老手,皆能透過數位工具依循科學方法,將企業ERP、OT生產製造、物流運輸的相關數據進行排放和能耗的監測,再進一步利用這些數據進行規畫並執行減碳策略,來改善能源耗用、生產製程和研發設計等方面流程作業,讓企業達到實質的節能減碳之效,甚至做到預測未來碳排放趨勢,以利企業在全球市場中保持及提升競爭力,以達永續經營目標。


延伸閱讀:【碳管理全覽圖】未來商業新戰場─碳管理力,決定企業競爭力!


參考資料:產業節能減碳資訊網


知識主題
能源管理
永續治理
碳盤查與碳足跡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