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成內容標示法9月登場:中國新規對台灣的啟示

2025-04-11

108

繼歐盟以人工智慧法案AI Act要求AI服務供應商必須標記AI生成內容以供外界識別,大陸也跟進祭出AI生成內容管理相關辦法。 隨著AI使用,社會上產生了生成合成技術濫用、虛假資訊傳播擴散加劇等問題,大陸網信辦等部門近日聯合發布「人工智慧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對AI生成合成的內容祭出管理辦法,新規自今年9月上路。

大陸推動AI生成內容標示新規:9月正式上路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生成式AI在文本、圖片、聲音及影片等領域的應用越來越普及,然而這也引發了虛假訊息傳播、技術濫用等問題。為了防範此類風險,大陸政府近日宣布了一項重要法規——《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此法規由中國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以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共同制定,旨在規範AI生成內容的標示方式,該法規將於2025年9月1日正式實施。


根據最新公告,生成服務供應商與網路信息內容傳播服務供應商需在生成的內容中明確添加標示,以區分人工智慧生成的內容與人類創作,這些標示分為「顯性標記」與「隱性標記」兩種形式。


技術配套與應用程式審核同步推進

為了確保新規的有效落地,大陸政府同時發布了配套技術措施——《網路安全技術人工智能合成內容標識方法》。該技術標準提供了具體的實施方式與操作指南,要求生成服務提供者在文本、圖片、音頻、視訊及虛擬場景等內容中添加標示,並明確標識方法的樣式規範。此外,應用程式商店在審核相關程式時,也需檢查是否符合AI內容標示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法規還強調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惡意刪除、篡改或隱匿AI生成內容的標示,也不得為他人提供相關技術支持或工具。


全球AI標示法規趨勢:歐盟與美國的先例

大陸的這項新規並非孤立的舉措,在全球範圍內,有關AI內容標示的法規已成為各國共同關注的議題。歐盟於2024年8月正式生效的《人工智慧法案》(AI Act),要求AI服務供應商必須標記生成內容以供外界識別,並強調標示的永久性,以防止標記在內容傳播過程中消失。同樣地,美國加州也於2024年通過《AI透明法案》,規定AI生成內容必須包含顯著標示,並禁止散布未標示的AI內容。


這些法規的出台,反映了全球對生成式AI技術的高度重視。隨著AI應用的日益廣泛,如何在保護創作自由與防範技術濫用之間取得平衡,成為各國政府的重要課題。


台灣面臨的挑戰與未來展望

台灣在AI技術應用方面雖然起步較晚,但詐騙問題卻愈加嚴重。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的統計數據,僅2025年2月就受理超過一萬件詐騙案件,累積財損超過60億元,其中部分案件涉及AI生成的虛假訊息。


面對這些挑戰,台灣政府可參考大陸、歐盟及美國的法規經驗,制定AI生成內容標示相關法律,並推動AI識讀能力的普及教育。只有透過法律規範與技術措施的雙管齊下,才能有效降低AI技術濫用的風險,保護人民的合法權益。

AI趨勢百寶箱

198 Followers

最新資訊+工具一籮筐,盡在AI趨勢百寶箱
知識主題
AI科技新知
數位技能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