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會否自陷父子騎驢困境?

2025-04-21

90

比起經濟學視角下的經濟衰退,川普確實非常在乎戰略視角下的美國供應鏈安全。但他終究還是生意人,所以比起供應鏈安全他肯定更關心選票,明年底即將迎來他總總統上任後的第一次期中選舉,面對大陸以拖待變政策,如果美國民眾持續上街抗議、共和黨支持度下滑,將反倒逼川普自陷父子驕驢之困境。

從膽小鬼博奕理論角度看,即便上周美接連宣布暫停關稅90天及部分產品關稅豁免,但川普還是非常沈醉被請求談判或所謂求饒喜悅中。


只是,明眼人都知道,時間並不站在他那一邊。因為美中關稅博奕,對大陸經濟衝擊是漸進的且往往需較長一段時間後才會顯現,但川普卻得立馬應對當前的美國股債匯市危機(今年到期美債9.2兆,單6月即高達6兆美元),以及每周動輒上千場與數十萬人上街的民眾抗議。


比起經濟學視角下的經濟衰退,川普確實非常在乎戰略視角下的美國供應鏈安全。但他終究還是生意人,所以比起供應鏈安全他肯定更關心選票,明年底即將迎來他總總統上任後的第一次期中選舉,面對大陸以拖待變政策,如果美國民眾持續上街抗議、共和黨支持度下滑,將反倒逼川普自陷父子驕驢之困境。



比起衰退,川普更擔心美國例外論崩潰

美國例外論又稱美國超卓越主義,係政治思想家亞歷西斯,托克維爾所提出,用大白話來說,就是二戰以來這世界曾發生過很多很多好事,但都只由美國一人獨享;與此同時,衰神卻從來不與美國打交道。


(一)美國例外論本被奉為全球唯一圭臬

美國立國迄今參與至少200場戰爭,但卻沒有任何一場戰爭發生在美國本土;即便貿易逆差高逾萬億美元,但美元仍然是全球地緣政治風險發生時最主要避風港之一。


再者,一直以來Apple等美企始終掌控全球科技產業標準與市場價格話語權,Amazon、Microsoft及Google等雲端產業巨擘甚至聯手搶下全球七成以上雲端業務市占,以致上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企業才能一直例外於全世界,不自己投資製造、只依託委外代工,一步步刮下全球科技產業的所有超額利潤。


(二)而今全球已不再唯美馬首是瞻

受陸企在5G與新能源汽車領域換道超車,在成熟產業、成熟製程及新興市場築下三座連美企也難以攀越的高牆,還有DeepSeek將創新重拳揮向美AI產業等之影響,美國例外論已不再被全世界奉為唯一圭臬。


這會兒,川普忽然驚覺,陸科技產業崛起受衝擊的不僅是美企的獨霸創新優勢無法延續,更重要的是,過往美國所一直看不上眼的生產製造現在卻悉數被人掌控。因此,比起加徵關稅所引發的物價上漲與經濟衰退,川普顯然更擔心全球科技產業標準與市場價格話語權已不再唯美馬首是瞻,沒有製造的美國已無疑成為國際分工及國際貿易比較利益法則下的最大受害者,因此川普才會想用最快與最廉價解決方式,依託關稅政策,強逼那些所謂占美便宜(對美貿易順差最大)經濟體自行承擔風險、赴美設廠,為的就是要儘快填補美國各主要產業鏈的製造環節空白。



慶幸的是川普更在乎選票

去年的美國大選,除總統選舉外,國會參眾兩院同時進行改選,原參院100席次改選34席,眾院435席全數改選,最後川普如願拿到完全執政門票,只是其所代表的共和黨,雖在參院拿下53比47席的領先優勢,但在眾院卻僅以逾半218席的220個席位取得微弱多數地位。


(一)明年11月得重新洗牌一次

按美法律規定,美眾議員任期兩年,參議員任期六年,但需每兩年改選其中三分之一;換句話說,明年11月的期中選舉將迎來國會兩院全部或部分議員的重新洗牌,同時考驗川普在接下來剩餘兩年施政期間,共和黨國會同袍還能否再為其政策繼續一路大開綠燈。


觀諸美歷次期中選舉,受選前承諾無法完全兒現或經濟表現不佳影響,現任總統所代表黨派往往會在其就任後的第一次期中選舉時遭遇挫敗,且十之八九會失去眾院過半優勢,逾半以上機率會失去參院主導權。因此,即便離明年期中選舉還有近20個月時間,但接下來各民調機構逐周公布的川普民意支持率,以及伴隨加徵關稅而來的每月通膨徵數據,肯定成為川普執政蜜月期何時結束及關稅政策會否被迫調整的首要觀察指標。


(二)關鍵三個月

日前路透社及lpsos所作民調顯示,受對等關稅宣布的影響,不僅73%受訪者憂心物價上升,甚至有57%民眾反對川普實施對等關稅政策。值得觀察的是,川普的民意支持率已較今年1月20日剛上任時的47%足足下跌4百分點,並創重返白宮以來新低。


第一任任期時,川普曾於2017年底創下33%最低支持率記錄,與此同時,拜登宣布退出大選後的去年11月,其最低支持率亦曾下探35%。換句話說,未來三個月,除川普仍將漫天喊價、就地還價,繼續向貿易夥伴施壓外,今年7月不僅是川普就任總統半年後的民調關鍵期,更是美對中大幅加徵關稅一季後的通膨壓力測試期。屆時如果川普的民調支持率不斷朝新低紀錄方向邁進,鑒諸其過往一日一變、甚至多變個性,不排除出現立馬彈性調整的可能性。


原文連結

首席經貿觀測站

215 Followers

經濟可以說是國家大事,也是你的生活要事,無論企業的生產質量、個人的收支狀況,都有可能與世界各產業相互影響,連帶牽引著國家政策。首席經濟學家以深沉的思考邏輯和特有的觀點,與你分享所見所聞,一同來瞭解國際經濟趨勢及財經資訊,打開經濟新眼界。
知識主題
經濟焦點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