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歸納,做好設備管理的幾個重點

2022-02-07

2.9k

工廠中有各式各樣的機台設備,如何好管理及維護則是一大難題,往往生產時發生問題才知道原來機台已經有狀況,後續也增加維修的時間成本,原本排定的生產計劃也因此中斷。在設備的管理上需要處理好這四個要件,才不會因為機台非計畫性的停機,成為生產執行上的困擾...

1. 檔案管理

這部分要分辦公室工廠兩個區塊來看。

辦公室

設備尺寸固定,例如螢幕、印表機、滑鼠等等,也需要進行管理。這些基礎設備也是公司資產,做好編碼並記錄造冊,包含設備的型號及尺寸、設備位在地,可以的話留下照片,畢竟公司人員會有流動狀況,為了之後交接的人員可以快速了解,清楚造冊並分門別類也是初始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但記錄的物件更換位置時,也記得在檔案裡同步更新。

工廠

不管工廠的大小,裡面的機台或設備是維持產能的重要資產,管理上也因為機台體積較大,配件較繁瑣,設備工程師在初始機台進廠時,要確認清楚應有的物品,很多時候機台已是二手機或三手的時候,缺些零件難免,但也要確實造冊清楚,避免生產才發現缺重要運作零件的時,至少還能找廠商購買並組裝。

 

2. 維護管理

辦公室設備在維護管理的議題上不會有太大影響,要做定期維護保養較容易找到廠商處理,在毀損、損失成本上較小;但在工廠端就需要羅列較多供應商或廠商,原因是工廠運作的機台,若是由廠商生產販售,後續維護保養時找同一間廠商處理即可;但若是代理商,後續需要聯繫有合作的廠商,甚至針對不同零件也有相對應的廠商才能處理,相較廠商出產的機台,聯繫上繁瑣許多,也耗費較多時間。大型機台在維護保養上本來就會損耗一些時間,但定期維護保養是工廠的機台及設備要注意的細節,做好管理,也能降低工廠在排程生產的影響。

 

 

3. 維修管理

這邊的維修管理指設備或機台有因為異常維修過,就必須造冊紀錄並進行管理。

辦公室相較之下較為簡單,若壞了也修不好,通常就直接換新,比較大的設備如投影機或印表機,若能修復,修完也必須在檔案紀錄更新,作為下次若再出現故障考慮是否更換的基準;但工廠的機台或設備出現故障,問題不會是只有一個小零件,每次維修都要確認清楚實際造成設備異常或故障的原因,因為機台跟設備動輒都是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的費用,成本居高,多半都是使用相同機台繼續執行任務,每次維修的原因若有清楚造冊,至少在定期維護時可以請廠商留意曾經出現的問題,並多加保養。

 

4. 備品管理

這邊的備品,在辦公室的話會有類似耗材類的物品或零件,例如印表機墨水匣、螢幕電源線等等,這些備品在當初採購進公司時有清楚記錄的話,可以計算出公司在這些耗材上耗損的頻率如何,進而有效控制耗材成本。

但在工廠的備品,除了一般文書的消耗品外,更多的是當初設備或機台買進來的時候所搭配的一些零配件。若是自動生產機台,只要空間足夠,安裝不會有太大問題;有時設備買來要在現場安裝時,才發現因為產線的關係,站點增加或更改機台站位,導致部分空間不足,不得不請廠商當場拆掉機台不影響生產的部份,這些零件在生產完之後可能因為產線變更而要裝回去繼續使用,這部分也會當成備品看待。如有需要先幫自家設備作管控的話,歡迎下載免費的設備健康管理型錄參考。


紀錄本身就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除了留存以外,也是讓接手者可以快速理解目前廠內有多少設備正在進行管理及運作,同時能作為之後採購設備或機台的基礎判斷,為公司節省不少的設備成本。

製造搜查線

95 Followers

用淺白的話語明瞭工廠,用輕鬆的角度閱讀製造,體會小品的角度來了解數位化的現在可以如何影響製造業的未來,搜查各式各樣的線索,讓你從小細節見到製造業不同角度的端倪。
知識主題
經營管理
溯源/品質管理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