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線的稼動率能提升的幾個因素

2022-02-07

6.2k

產線比起單個機台,要顧慮的環節更多,如以稼動率來看,產線的變因似乎比較不可控?但其實只要留點心,產線的稼動率就不會是頭痛的問題!幫您釐清最容易影響生產線稼動率的5個因素


1.提升操作時間

負荷時間是機台操作時間扣除設備的停機、休假、教育訓練的剩餘時間。


操作時間是負荷時間的一個重要因素,停機、休假或教育時間等等都算是不定因素,除了停機跟休假是比較固定的時間以外,較能變動的是教育訓練時間,但依現場情況而定,會根據機台操作的複雜程度,影響到教育訓練時間的多寡,但sop的存在,是要讓新進人員一看完就知道機台要如何操作,工廠端在sop的撰寫可以多加著墨,sop講解得宜也可以同時減少人手操作不順的問題,增加操作時間的情況下,自然能提升稼動率。

 

2.降低停止時間

這邊的停止時間是指額外耗費的時間,比如設備維修,或是設備轉換,更換模具或治具;但也有非必要且突然發生的不定狀況,例如設備運作異常,產能卡關,甚至故障停機等等,這些因素都會造成生產線無法繼續流線動作。最基本的就是定期維修保養設備,畢竟是重要的生產機器,固定維修確保運作無礙,也是產線在生產前後的必要措施,一旦機台無法生產,不要說稼動率,連最基本的產能都出不來,訂單如期交貨的壓力也會變大。

 

3.轉換及異常處理時間降低

設備轉換,是指更換製作的內容物,在換模具或治具時可能損耗的時間,這部分時間可多可少,端看更換的模具手續複雜程度如何,先擬出作業員遵守更換的sop,步驟一致之後,熟了更換速度就能加快;異常處理是指不管設備異常還是模具問題,都在這個範圍內,現場當然不希望生產進度卡關,但異常若發生,以最快的速度通報問題,立即更換可用設備並同步通知維修才是最好的做法,之後的定期保養維護與點檢紀錄也是不能省略的。


4.機台調度的機動性

生產線上機台數量不少,每台設備都不是同時停機,如何調度讓機台輪流運作是提升操作時間,並影響稼動率的一個重要環節。另外,不同種類的機台在製作零件的時間不盡相同,計算各站點時間並妥善安排,避免產線塞車也是有效提升操作時間的方法,時間平均並能接續不斷的生產,才能有效運用機台時間並達到最大產能,掌握重要數據,避免生產線卡關。

 

5.人員的狀態管控

人員是屬於變因較大,也較不可控的因素,新進人員會有一段時間的熟悉期,速度上初始不太熟練;也可能遇上員工請假人手不足的窘境。以往生產狀況是人員負責一個站點,當熟悉操作速度就能提升,但易發生當站人員除外人員無法操作的狀況,而上述都是影響稼動的因素。第一是訓練人員多學習不同站點操作,避免人員調度同時生產卡關;第二是建立明確且合理的人員管控機制,有完成就獎賞,對於現場工作人員來說是一個鼓勵工作的方法。

 

以上5點是生產線上會影響到稼動的關鍵因素,而裡面的因素都會一環一環的相互影響,現場還有很多突發問題是待克服的,但只要管理好這些影響時間的因素,稼動率也就不會無法提升了。

製造搜查線

95 Followers

用淺白的話語明瞭工廠,用輕鬆的角度閱讀製造,體會小品的角度來了解數位化的現在可以如何影響製造業的未來,搜查各式各樣的線索,讓你從小細節見到製造業不同角度的端倪。
知識主題
交期/生產管理
溯源/品質管理
缺工議題
設備數據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