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6
克里庭
1.7k
您在職場一定遇過這樣的狀況:
研發人員小張理想高遠富有創意,可是對現場了解不透徹,設計出的新品與原有產線配置背馳,需要專門為小張設計的產品開設生產線、多請作業員,讓看似熱銷的產品實則虧損連連,可說賺了面子、輸了裡子。
業務老李是接單老手,但對成本掌握不精準,只要有單就接,急單、小單照收不誤,毛利率從來不是考慮的因素,甚至從來沒有計算過成本數據,造成產線忙翻天,毛利還被加班換線給吃掉,換來生產線的抱怨事小,接了單卻沒利潤才是可惜。
無論小張或是老李,他們在自己的職位上盡心盡力,做事有板有眼且專精所長,看似是優秀員工,他們卻偏偏抱持「決不越過楚河漢界」的精神,你不擾我工作、我也不理解你正在做的事。因此,即便他們在各自部門中佔有一席之地,但上升到公司運營層次後,因容易忽略公司運營過程需要的彈性合作,往往被認為不知變通,自然不是老闆加薪升職的首選。
「那麼老闆究竟對哪種人情有獨鍾?」
▍客觀無私的看待人事物,做超過60分的員工
完成自己的份內事,那叫做「壓及格線」。小張與小李都很好的完成了自己份內的工作,但這是最基礎負責的表現。對於#非我部門有內外之別,而真正得到老闆賞識的人,一定是除了自己部門外,對於其他部門營運概況也略知一二的人,並且在必要時願意退一步成全大局的人。
▍綜觀全局的思考能力
若小張事先了解工廠人手與設備不足,若為了生產新品勢必要多開產線,短期內造成成本壓力,因此先以設計共用料、共用局部產線的方法,逐步等新品產量穩定後,再實施專品專產線。老李也能透過生產成本的分析,提前知道生產線的邊際效益遞減,最合適的銷量應該是多少,以減輕現場人員的負擔,甚至不需接大單,一樣可以保證公司高獲利。
「努力從來不是成功的必要條件,格局才是。」
只專注在一個專業領域的人能稱為專家,但往往掌握全局者,才是最後的贏家。這也是為什麼企業培訓接班人時,都需要在各部門輪轉歷練。願意學習非分內事、打開自己的視野,等了解所有部門需要思考的面向,培養出用更高的視野做決策的習慣,才能不只做對的事情,更把事情做對。
▍作者簡介
克里庭
無雄厚背景的認命製造業觀察家,
深信千里之行始於跬步,
努力找尋有趣的動力,
不認命就是超認命少女的叛逆。
相關好讀推薦
來嗑得來速
35 Followers
來嗑得來速
35 Followers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