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2
吳欣珊
1.8k
covid-19疫情到來後,原先就面臨勞動力不足的產業因疫情而雪上加霜,未來在面臨少子化及高科技產業的搶人大戰夾擊下,缺工的產業要如何以智慧製造面臨疫後新局面?
疫情發生之前,原先的人力短缺問題已困擾產業多時,中美貿易戰時產業加大力道引入外國工作人力數量,但在疫情發生後,外來勞動力無法引入,原先產業缺工的問題雪上加霜,國內少子化、高學歷化與民眾就業意願改變的狀況下,勞動力供需嚴重失衡。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今年1月公布的「事業人力雇用調查報告」,2021年台灣總缺工人數高達24.8萬人,其中行業別以製造業11.9萬人最多,職類別區分則是中階技術人力的13萬人最高。而這些職缺主要來自於電子產業、智慧機械等政府積極發展的六大核心戰略產業。
勞動部公布今年第3季人力需求調查,預計今年七月底較四月底人力需求淨增加8.7萬人,創下2012年以來近11年同期新高,其中以製造業最缺,其次是批發零售業,還有因疫情導致許多產業面臨失業減班或無薪假情形。國發會推估,15至64歲的工作年齡人口持續減少,將從2020年的1683萬人,到2070年僅剩783萬人,缺人的嚴重性已見端倪。核心勞動力在未來以可見的速度減少情形下,除了政府須設法解決人才供需缺口,各企業也須為了未來持續降低數量的勞動市場開始進行轉變。
高度仰賴外來工作人口的新加坡,在疫情期間也遭遇到人力短缺問題。2019年12月到2021年9月Covid-19疫情期間,非常倚賴的外國工作人力減少235,700人,因疫情而惡化的人力短缺問題持續的狀況下,促使新加坡越來越多企業組織加速部屬機器人等科技與自動化解決方案。
新加坡國家圖書館引進兩部書架機器人,能發現被錯置書籍,每天可掃描館內約30%藏書標籤(約10萬本),大幅減輕例行性與勞力密集作業的負擔;新加坡賢能集團營運的Coliwoo連鎖旅館採用清潔機器人取代部分清潔人力維護旅館環境;而新加坡超過30個地鐵站計畫部屬Crown Digital的咖啡店店員機器人Ella,能收到通勤者訂單後自主準備咖啡,有助解決食品與飲料業人力短缺的痛點。
除了其他產業,2021年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報告指出,新加坡製造業的工作裡人與機器人比例約1萬比605,僅次於南韓的1萬比932,顯示新加坡善用機器人彌補人力缺口。在各行各業的缺工浪潮下,產業該如何進行轉型,執行智慧工廠應用已是未來的企業生存重點,使用自動化設備,執行智慧製造,也是大缺工時代來臨的必要轉變。
在製造仍有需求,而未來顯見的缺工情形不減,轉向智慧製造已是產業不可逆趨勢。除了以機械手臂與AMR協助執行重複工作內容及廠內運送外,如何做到產業精實管理,改善生產流程,並量化精準數據,針對關鍵成效進行追蹤,才是最終智慧製造所想呈現的目標。
一原金屬為台灣閥門工業大廠,除生產各式高階閥門,投資成立實驗室,為國內第一家取得ISO90002品質認證的閥門工廠,也同時為全球最大石油上市公司埃克森美孚的三大供應商。除了精進生產品質,在速度上提升,消除生產流程中的浪費,對於生產達到精實管理;導入智慧製造,即時監控機台情形,隨時排除生產問題並進行補救,兩者相互支援才能同步顯現數位轉型後的效益。
在未來人力必定不足的趨勢下,除了生產品質的追求,速度的提升,而怎麼做、如何做已是製造業在進行數位化進程(數位化→數位優化→數位轉型)的重要關鍵,這也是產業導入智慧製造時,需要思考的狀況,也是未來各產業缺工浪潮下所需面對的問題。
內文資料來源:
就享知 | 就想知道的數位知識
每天10分鐘 | 豐富你的數位新知
製造搜查線
41 Followers
製造搜查線
41 Followers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