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6
詹雯婷
4.2k
自動化運用在工業深達各層面,提升了生產力、效率和安全性。不過,自動化帶來的轉變,並非是「替代」人力,而是「輔助」,要達到最佳的產能與產值,是需要人與機器搭配,以人機協作提升整體效能,才是上上策。
滑到文末,立即下載懶人包,讓你全方位掌握缺工趨勢!
工業自動化可減少生產線上的人工作業缺失,加快生產速度,緩解人力短缺的困境,為企業帶來很大的幫助。然而近年來時不時冒出「機器取代人力」的聲浪,難道人非得要和機器分出高下嗎?
自動化運用在工業深達各層面,提升了生產力、效率和安全性。不過,自動化帶來的轉變,並非是「替代」人力,而是「輔助」,為人員分擔勞力為主、重複性高的作業,讓人員可執行更細緻的工作。機器終究無法完全取代人力,要達到最佳的產能與產值,是需要人與機器搭配,以人機協作(Human-robot collaboration, HRC)提升整體效能,才是上策。
不少欲導入自動化的企業,常會有兩大迷思:
.將人工作業改為機器作業(自動化)=智慧製造?(❌)
.人與機器一起做事=人機協作?(❌)
人與機器並非互為競爭取代對方,而是同一生產流程的共事者,人員可擔任需要敏銳感官及靈活度的作業,機器人可負責需要快速精準完成的重複性作業。
更重要的是利用即時數據的蒐集分析,將製程中各環節與物聯網、大數據及AI等科技應用結合,且人與機器可以透過經驗交流,持續改善工作流程,若沒有這般進一步的優化,只是各做各的,那充其量只能叫做「人機分工」,而非「協作」;而若工業自動化沒有和生產線進行資訊上的串接,也稱不上「智慧」了。
人與機器的共同作業,讓勞動不再是簡單的「自動」與「手動」二選一,有愈來愈多人認同兩者相輔相成,透過不同的組合搭配,能產生更傑出的表現。
工業機器人發明於50年代,最初應用於生產汽車硬體,隨著時代的進步,逐漸擴展至各產業,常見的應用包括加工、上下料、組裝、檢測和搬運等高重複性作業。
近年來因少子化、疫情、市場轉變等大環境因素影響而大躍進,尤其邁入工業4.0時代,提到「自動化生產」,幾乎都與工業機器人的應用脫不了關係,而機器人的能力也不只是單純執行重複動作,漸漸提升至具備辨識、判斷、學習等智慧化功能。
從全球機器人聯盟(IFR)調查的機器人密度(Robot Density)可看出各國製造業自動化的程度,根據2021年的數據顯示,全球新增51萬7385個工業機器人,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年增率為31%。密度排行前10名大多為亞洲國家,台灣排名第8,反映出亞洲近年為全球經濟活躍地區,也是自動化的重點發展市場,而台灣也正致力跟上世界的腳步。
台灣政府也鑑於智慧科技發展趨勢及人口老化產生的就業人口遞減壓力,為促使產業智慧化,將工業用機器人的應用為發展重點,並於2018年訂立「工業機器人危害預防標準」:
工業用機器人是指具有操作機及記憶裝置(含可變順序控制裝置及固定順序控制裝置),並依記憶裝置之訊息,操作機可以自動作伸縮、屈伸、移動、旋轉或為前述動作之複合動作之機器。
且於第23條規定:「雇主對運轉中之機器人,應於可動範圍外可泛視機器人動作之位置設置監視人員,並禁止工作者任意進入機器人可動範圍內。」所以,企業將機器人用於生產製程,不代表一切丟給機器人自行運作即可,仍須由人來監控、搭配,才能真正提高生產作業的穩定度、安全性及效率。
滑到文末,立即下載懶人包,讓你全方位掌握缺工趨勢!
根據《2022年中小企業白皮書》資料顯示,2021年台灣中小企業家數超過159萬家,占全體企業達98%以上,創歷年新高。而在工業方面,不少企業面臨小量與短急單的市場形態,加上整體大環境持續性缺工,對於機器人是具有一定需求的,常見的有機械手臂、運送機器人(AGV)等,而這些都需要經過完整妥善的規劃,例如建置機械手臂需要先規劃流程,還需進行產線外觀盤查、評估產品及設備後再設計,經過需求確認才能實際執行;而導入AGV之前,也需要進行自動搬運與智慧倉儲系統等整合服務規劃。
以上種種不難發現,實行自動化生產不僅要符合標準化作業,在設備增添與產線改造上也會使成本提高,中小企業在資金及時間上的限制與考量也會變多。然而要打造符合訂單市場需求、克服缺工痛點及追求企業更高效益的生產製程,建置智慧化工廠勢在必行,這可以促使企業針對生產製程、設備配置、人員訓練、技術研發等等進行整體改善,加速轉型,亦有助於提升產品品質、降低成本及獲取更高利潤,對企業無疑是利大於弊。
自動化秘笈
268 Followers
自動化秘笈
268 Followers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