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取得影片資訊

企業如何決定存貨備料策略

2023-04-26

3k

企業應如何改善高存貨的問題,進而降低資金積壓風險呢? 為了有效防止異常存貨之發生,企業需全面檢視存貨的策略及管理機制,並盤查異常存貨發生的成因,透過流程監督與日常管理機制以降低存貨成本的積壓。

存貨備料策略的兩大重要元素

存貨備料策略的兩大重要元素分別是量和時間,也就是決定買多少量才合理、什麼時間買才能達到供需平衡。不論是買多少,還是何時買,最重要的是掌控Lead Time(交期時間),包括訂單交期、採購交期、生產製造交期。


1.何時買

針對何時買,通常我會請客戶列出關鍵熱銷品的BOM來做產品交期塑模,如下圖,從而找到採購、生產的瓶頸,作為制定備料策略的依據。



  • 製程最大作業天數:可確定生產時間的瓶頸在哪一道製程上。
  • 零件採購天數:先將零件區分為關鍵料、常規料及專用料,再評估材料、半成品在生產前是否要做計劃性備料或者是接單後再備料即可。
  • 分階段領料:哪些料件需要生產前成套領料,而哪些是可以分階段投料即可。


2.買多少

和買多少相關的參數有3個,分別是安全存量、補貨點以及最小批量。


(1)安全存量(SS,Safty Stock)

安全存量以【採購前置週期】耗用量為主,需要精確掌控每一顆料的Lead Time,並定期檢視正確性。安全存量的計算方式可以參考下圖中的計算公式。



安全庫存量的由來是在保證生產的基礎上做最少量的庫存,以下這些情況都需要設定料件的安全存量。

  • 採購或生產計劃無法如期達交
  • 預防原物料品質漏檢率
  • 預防生產品質不良預備
  • 銷貨退回之維修預備
  • 樣品需求備貨
  • 成品銷量的備貨


設定安全存量需遵循三大原則:

  • 不會因為缺料導致停產
  • 保證生產正常運轉的基礎上保持最小庫存
  • 檢視有設定安全存量料件的庫存周轉率,確認不會發生呆料


(2)補貨點(ROP,Recorder Point)

補貨點是啟動訂貨時的貨品單位數,一旦存貨量低於補貨點就要補給訂貨,因此,補貨點其實就是一個合理的庫存量。


Lead Time也是補貨點的影響因素之一,會因為生產產出頻次與採購頻次而改變。如下圖,如果採購週期從21天變成7天,就會降低庫存的合理備料水位。



(3)MOQ最小批量

生產限定MOQ常見原因:

  • 生產批量限制:最小單位投產需要一次做完,例如:一根棒材。
  • 生產經濟規模:減少換模、換線的經濟生產規模。
  • 設備限制:例如模具一模固定為30穴。
  • 確保獲利:最低成本考量。
  • 產品優勢之賣方市場:例如廠商要求最低採購量。


基於以上原因,各部門可採取的應對措施如下:

【研發】

  • 開發時選用市售標準化原料、零組件
  • 開發設計之標準化零物料與零組件
  • 委託設計時,以標準件說服客戶採用


【採購】

  • 聯合採購(集團與供應鏈揪團)
  • 合併採購
  • 尋找新的或是不同規模型態的供應廠商
  • 通用材料-局部製程內部加工生產
  • 集中或價格策略降低採購門檻


【生產】

  • 發展自製製程可行性


【業務】

  • 以MOQ報價,要求客戶提高購買數量
  • 分量設定報價,降低損失


依據市場銷售情況決定存貨備料策略

如下圖,以銷售量和產品穩定性作為維度,我們可以劃分出四個象限,這四個象限和A-D這四種存貨備料策略應該如何對應?同時,也請大家想想看,哪一個象限要備最多庫存?



答案是第四象限,也就是右邊B的圖形。因為它的需求量大,但是卻不穩定,為了避免缺料的風險,公司就必須準備多一點的庫存做因應。


根據每個象限的特性,我們可以分析出每個象限的備貨策略。



最後,我們就能夠知道這四個象限對應的備料策略,如下圖。



結語

因應企業營運活動的效率及市場供需,存貨的價值與有效性常與時間賽跑,若未妥善管理,存貨就會變成異常存貨。而存貨是競爭力的展現,但亦是成本壓力。企業為了滿足客戶短交期訂單、高達交率,不得不採用高存貨來因應,如何雙贏及權衡是一個非常挑戰的課題。


想要進階學習《存貨管理》相關議題,推薦您相關課程資訊

【線上課程】

存貨政策制定與管理

生產計畫與交期管理操作實務

運用IE七大手法分析與解決生產浪費

物料控制與倉儲管理操作實務

【面授課程】

存貨政策制定與管理

如何做好物料計畫與倉儲管理


立即下載折扣碼享課程優惠

知識學院

543 Followers

知識學院是協助企業培養員工能力的知識平台,期待透過知識學院的賦能方案,讓人人都變成企業搶手人才,在企業內成長非凡、生活精彩!
文件下載
面授課程折扣碼.pdf
知識主題
採購/庫存/成本管理
缺工議題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