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5
簡勻貞
1.6k
疫後產業與全球貨運復甦,全球零件供應甚至出現供過於求跡象。現在對於汽車產業的挑戰不再是缺料等產業議題,而是淨零路徑下的產業轉型。 是從原有賽道延伸新業務?還是直接開啟新賽道-電動車?將會是汽車產業新世代決戰關鍵岔路!
目錄:
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下的運輸轉型
國際車廠的淨零路徑:2025年起新售車輛電動化
特斯拉車廠如何嚐到「先行者紅利」?
國家發展委員會2022年3月30日召開「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記者會中,提出五大路徑規劃、四大轉型策略及兩大基礎,在2030年前編列9000億元預算執行八大計畫,要讓台灣在淨零碳排這一項目,也與國際接軌。其中「產業轉型:運輸部門」明確提出運具要電動化:
人本綠運輸&私人汽機車管理透過兩個輔助策略:「強化都市規劃&綠色運輸生活」,來推展運輸部門的轉型。
圖片來源: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簡報
延伸閱讀:一次看懂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影響台灣未來30年關鍵行動
圖片參考:各國際車廠官網資料等,車輛中心整理
尤其專注改善製造加工過程中二氧化碳含量高的材料和組件,目前電動車款EQS其電池正極中鈷的占比已小於10%,將持續研發新材料以消除對鈷的依賴。
將開發全系列電動車:
同時整合再生能源和充電基礎設施,以及車輛購置補貼、供應商支持和電池回收系統等政策,並與政府和公協會等各利害關係者合作,以實現目標。
重點發展電動化及氫能&規劃運用BEV及FCEV,並預計2035年歐洲市場實現100%電動化,2040年達到全球主要市場電動化。旗鑑車款於2025年後新推出的車型皆為電動車,其餘商用車含大型卡車則規劃2028年建立全系列燃料電池車型。
特斯拉因為製造電動車取得優勢、得以從主管機關的誘因機制中,得到一些可販售給其他車廠的東西,於每年進帳約新台幣4、500億,但販售的其實並非自願性市場中的「碳權」,而是「監管信用額度(regulatory credits)」。這是美國政策「效能標準」的一種延伸應用,在美國生產販售的車輛若無法達標,就需要向其他已達標的車廠購買監管信用額度,以抵換自身帳面上與標準之間的差額總量。
所以「製造電動車,減碳又可以用碳權賺大錢」這個思維其實不完全正確,甚至可能會與減碳背道而行。我們在《 電動車的未來減碳,生產卻加速碳排?》一文也有探討到現階段製造電動車,還無法在生產階段控制製造時產生的碳排放,主因還是來自於電池生產的來源及燃料使用。
但現階段為何還是要主推電動車呢?因為跟傳統汽車相比,電動車在使用週期中所產生的碳足跡較低,未來駕駛電動車會比普通燃油車更加環保,而其生產所影響的環境成本,會因使用時間推進而逐漸抵銷,長期來看電動車的總排放量少於內燃引擎車。
延伸閱讀:電動車的未來減碳,生產卻加速碳排?、電氣化的發展,能否銜接上淨零碳排的階段目標?
現今產業的外部壓力已經成為內部的成本與風險。 2040年時,包括北美、日本、印度在內所有主要市場,大多國際車廠都已進行電動車的布局。
而電動車是唯一解答嗎?並非,但是是目前產業主流。
如果可以從更全面切入:技術開發到原物料擷取,再到生產、使用及回收利用等,例如:專注改善製造加工過程中二氧化碳含量高的材料和組件,含電池、鋼和鋁等。或從原本的核心業務延伸新技術,舉例:將原燃油引擎進行改良:提升效能或改燃燒再生或潔淨燃料(沼氣、H2O等),都是與電動車市場做差異化的手段。
延伸閱讀:
一次看懂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影響台灣未來30年關鍵行動
企業ESG教戰手冊
2,355 Followers
汽零行業系列
決戰汽零終點線
決勝11個彎道,讓你在生產賽道上領先達交
企業ESG教戰手冊
2,355 Followers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