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G、YT、Threads...品牌玩社群,怎麼經營搭配更吸眼球?

2024-07-16

電商人妻

就享讀好書

967

線上充斥著這麼多的社群平台,企業或品牌該如何選擇對自己較能發揮、商業轉換又便利的平台?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吸引到最多的目標族群呢?知名的自媒體講師電商人妻,全面解析各平台的特長與經營法則。

臉書大綁架,品牌尋求下一個社群

很多人認為擁有了一個品牌,似乎就該全方位的把各平台帳號全部開啟,這個策略乍看之下好像沒有問題,但通常在開始經營的時候,就會發現人很容易在操作平台時被平台綁住,失去經營內容甚至行銷的焦點。


從二○一五年,我開始在網路上經營零售業銷售,到創立電商品牌,當時的流量紅利* 是在Facebook上銷售,可以用比較低廉的廣告投放費用獲得不錯的轉換率,身邊許多的電商同業,也在這個平台上建立社群。社群經營在台灣來說, Facebook 正處於一個盛況空前的狀態,並能帶來許多新的商業機會。但當流量紅利消失後,廣告費用越來越貴,此時,不少品牌意識到如果全部依賴Facebook 的社群做銷售,對擴大營業版圖可能會侷限了很多機會。


*註:流量紅利,其中一個概念是在特定平台或特定事件正受到廣大群眾熱議、使用時,能輕易獲取最大流量的狀態。


在二○一八年,我觀察到Instagram 是一個多變的社群平台,所謂的多變,就是指用戶的介面幾乎都有小地方不同,且新舊功能不斷在交替,甚至在很短的期間內,版型就會發生多種變化。從那時起,我開始產生興趣並認真地研究這個平台,以及它對市場造成的影響。由於是研究Instagram ,於是便在上面創立帳號分享各種平台測試的成效結果,也與非常多網友在上面互動,一起討論行銷。雖然這是我建立自媒體的關鍵,但很快地,我也發現若是以一個單一平台當做自媒體的發揮點,不但不足也充滿了許多風險。


雖然以社群網站當作收益及經營的出發點,可能存在著許多變化,但是社群的確是能迅速打開品牌知名度,且直接傳遞訊息給受眾的一個平台。



各平台的使用度及優劣分析

想要把品牌做在社群上,該如何選擇先從哪個平台開始呢?社群平台分析網站napoleoncat.com,是一個可以分析各國、各地區的Facebook、Instagram、Messenger、LinkedIn的使用者統計網站。可依自己想要查詢的年度及月分,查閱當期各平台的使用者數量、年齡、性別等分布。根據napoleoncat.com的數據顯示,台灣長期以來的社群平台使用分布,以Facebook為最大宗。其使用者年齡和性別也較平均,不僅是年輕族群,55∼65歲以上的使用者也不少,如果目標族群是全年齡層的品牌,發展在Facebook以及YouTube上是比較理想的方式。


而台灣使用率第二名的Instagram,主要年齡層仍以年輕族群用戶分布較多,約18∼35歲,且女性使用者的比例稍高一點。如果是想要發展較高年齡層或特殊主題的品牌,在Instagram就會較受侷限。


除了以年齡性別的目標族群當作選擇平台的依據外,內容呈現也是一項影響選擇的重要因素。如果說Facebook 是單篇依序閱讀的模式,那麼Instagram 就是如同目錄一般,隨選閱讀的平台。很多以視覺為主,主打影音與影像呈現的品牌則會選擇用Instagram 當作經營的工具, Instagram不僅可以大量呈現多張作品,限時動態版位的使用率也是全世界最高的,可以發展多元的互動方式在其中,這點是其他社群平台目前比較難達到的特性。


雖然Instagram 是如此多元有趣,但仍有無法忽視的限制。首先,它是一個以行動裝置為主的使用平台,再來App對連結外部網站的穩定度較不平均、貼文的部分也無法加入連結,這些限制便形成了一個特殊現象:商品的導購力普遍來說較Facebook 稍低一些。


過去X在台灣的市占率雖然不高,不過,近年來使用頻率也有小幅成長的趨勢。X的好處是轉推分享非常容易,只要按一顆鍵就能分享到自己的頁面中,且動態消息的呈現方式,會以當下發出的貼文為優先曝光,所以能快速收到最新的消息。但X對文字、圖片和影片的呈現方式較壓縮,所以若想呈現比較多的文字內容或完整圖片樣貌,X恐怕就不太適合。


至於以影像和音頻為主的呈現,在YouTube及TikTok上發展內容,可以讓受眾獲得較佳的觀看體驗。而近期使用率和收聽率飆升的多種自媒體音頻節目,則是讓Podcast和Spotify的自媒體頻道大幅增加。不過,影片和音頻為主的平台社群互動率仍然較低,雖然YouTube開始逐漸讓創作者可以使用貼文的功能,但整體而言,用戶們的互動模式仍顯較為不足。


最後,社群新寵兒Threads,類似X的文字型短串文平台,承襲了 Instagram的使用邏輯與Instagram的原生優勢,對於內容議題的和擴散的程度相當強勢。


Threads的演算邏輯,是根據用戶的興趣與地區熱門話題結合做內容的推送,也就是說,用戶最容易看到同一個地區與自己最相關的興趣話題內容。但是當這個地區有猛爆性話題事件時,也很容易會覆蓋所有人的動態消息。


由於Threads 的演算推送特性,並不給大型網紅或者是公眾人物任何的觸及優勢,反而是讓素人有機會因為一則串文爆紅,所以這一點也是缺點:任何人的一篇文都可能會被放大檢視。


人妻圈粉心法

選擇最適合你的,得到受眾凝聚力的效果,可能會比用戶最多的平台還要來得多!


※ 本文摘自《電商人妻社群圈粉思維【Plus升級版】:掌握流量原力,全方位系統的社群初心經營術》(電商人妻著,悅知文化出版),圖文由悅知文化授權刊登

就享讀好書

210 Followers

精選好書這裡讀!吸取第一手好書訊息,共讀精彩內容

內容介紹

電商人妻社群圈粉思維【Plus升級版】

全面解析如何提升品牌識別度、自媒體平台優勢、培養鐵粉互動策略的長效經營法則

知識主題
行銷策略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