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市場新革命:縫隙工作如何解決缺工危機

2024-12-31

125

隨著疫情後工作型態的變化,零工工作與縫隙工作在日本迅速崛起。這種靈活的就業形式不僅為企業解決了人力短缺問題,也為各類勞動者提供了參與市場的機會,特別是年輕人、退休人士及家庭主婦。縫隙工作促進了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提升了勞動者的自主權,但同時也帶來了市場不穩定性和法律挑戰。

零工工作與縫隙工作的崛起

疫後工作型態的改變,遠距工作的機會增加,使企業因此降低了企業成本,例如:承租辦公室的租金、設備及水電等,然而現今疫情趨緩卻使企業卻面臨大量缺工狀態,零工工作(Gig Work)則提供了無法於傳統就業市場工時長且複雜的工作型態的就業者一個參與勞動市場的機會,也使企業因此補足急需的人力缺口,而現今日本更出現了零工工作的進化版-縫隙工作(Spot Work)。


零工工作與縫隙工作的優勢與挑戰

零工工作即是一種勞動形式,「讓組織或個人透過線上平台接觸大量願意執行有償任務的工人」。零工工作創造新的就業機會,產生超越傳統僱傭關係,並使人們能夠靈活的安排工作,這使得他們有可能在不適合或無法獲得更傳統的就業形式的情況下,變得更加活躍。


而日本總務省 (MIC) 在最近的⼀份報告中聲稱,零⼯⼯作「為⼯人創造了選擇⼯作地點和時間、增加家庭和休閒時間並改善⼯作⽣活的機會平衡」和「防止⼯人因家庭照顧和老年護理⽽離開⼯作」,同時提供了⾏使更⼤自主權的機會,為當前的⾮正規⼯人、女性、年輕和老年⼯人等,原本被排除在勞動力市場之外的人創造了機會。


然而零工工作使得勞動市場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加劇,⼯作任務的碎片化和分解,隨後可以使其同質化,從⽽降低技能並壓低⼯資。從法律⾓度來看,零⼯⼯人通常被視為承攬業者、承包商,與企業之間彼此不再是傳統僱傭關係,因此無權享有培訓、福利、加班費或帶薪假期。對企業而言,零⼯⼯作能夠降低員⼯成本,特別是提供辦公空間、設備、⼯人福利或保險相關的成本。零⼯⼯人會定期接受評估,然後透過僱用他們的平台輕鬆地與同⾏進⾏⽐較。


縫隙工作滿足多元需求的靈活就業選擇

而日本長期的經濟低迷,加上日本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人追求生活與工作平衡,想要擁有追求自由、彈性、充實的私人時間,且隨著媒合平台的技術進化,讓非全職工作在日本日益走向主流,因而產生了零工工作的進化版-縫隙工作(Spot Work)。


縫隙工作的媒合市場規模,近兩年來以每年約3成的幅度成長。而25歲到34歲的年輕族群,有32%為了行使更大工作的自由度而選擇非全職。產業界對人力需求急迫性,使縫隙工作成了缺工良藥,更推升時薪上漲。縫隙工作,擺脫了零工工作的負面形象,人力品質也較高,工作內容多以服務業為主,短期、彈性且立即的工作機會及按照自己的需求,嘗試各類型的工作。不只年輕人,連退休人士也可透過縫隙打工來增加與社會連結,從中獲得成就感。更有鐵路業者標榜應聘者可以累積點數,用來折抵搭乘的交通費。


縫隙工作時代的挑戰與機遇

因世代變遷及工作型態改變,使銀髮族、家庭主婦、二度就業者及無法在傳統工作型態工作者,縫隙工作為他們提供了參與勞動市場的機會,使其得以與社會連結,讓就業市場得以活絡,促進經濟成長。工作型態也不再只有傳統工時長及複雜的就業市場,提供更靈活、彈性的工作型態。


許多國家目前皆因少子化而慢慢進入老年化時代,多數照顧者因此而被迫離職,縫隙工作為照顧者也提供一個不和社會脫節及喘息的機會,並維持有尊嚴的生活品質。對年輕人而言可透過縫隙工作,多方學習探索體驗,從中找到自己的未來工作志趣,進而長期穩定發展。未來企業若想透過縫隙工作尋求更多彈性人才,必須透過⼯作任務的碎片化和分解,讓更多人分擔;而求職者也需要培養自己的多方能力,若有不足應加以充實進修,才能迎接縫隙工作時代的來臨及屬於自己的斜槓人生。


文:鄭雅娥/工商心理實驗室


原文出處:工商心理實驗室


參考資料:
程莉茜(2024年 6 月 13 日)。它讓年輕人到退休族都愛上!職場新潮流「縫隙工作」是什麼。商業周刊。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archive/Article......
Shibata, S. (2020). Gig Work and the Discourse of Autonomy: Fictitious Freedom in Japan's Digital Economy [Article]. New Political Economy, 25(4), 535-551. https://doi.org/10.1080/13563467.2019.1613351
圖片來源: Computer-On-Desk-PowerPoint-Templates-Widescreen

工商心理實驗室

48 Followers

實驗室由清華大學張婉菁老師及實驗室成員共同經營。近年來專注於「職場幸福感」及「職場心理健康」之實證研究,主要目標在探討正向心理學在職場之應用。具體而言,包含工作熱情、工作心流、職場正念、自我疼惜、工作壓力及職家衝突與增益等,亦關心其他「組織心理與行為」以及「人力資源管理與發展」之相關議題。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們一起加入並持續追蹤。
知識主題
缺工議題
經營管理
人資管理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