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6
這篇文章道出高階主管面對 AI 衝擊的心理歷程。起初,對 AI 產生焦慮,擔心自身經驗被取代,甚至對年輕同事使用 AI 工具感到不安;而當親自嘗試 AI 應用,如自動報表、供應鏈優化等,發現 AI 不僅提升效率,還能幫助決策;從抗拒到接受,最終理解 AI 並非敵人,而是助力企業轉型的關鍵工具。這場心理轉變不僅改變了他的觀點,也帶動團隊學習如何駕馭 AI,將其視為強大的夥伴,推動企業邁向更智能的未來。
作者:鼎新數智股份有限公司/流通解決方案事業處/行業經營中心 翁淑美 專案顧問總監
副總裁李義訓變了。
曾經的他沉穩自信,決策果斷,對市場趨勢有著驚人的直覺。然而,近來他的行為卻變得異常。他開始頻繁查看手機,開會時心不在焉,時常一個人坐在辦公室裡,盯著螢幕陷入沉思。
作為身邊的同事,他的心神不寧,讓我懷疑他是不是外遇了?
深夜的私密訊息,揭開他隱藏的秘密。
一天,他讓我留到深夜,遞給我一疊文件,上面詳述了 AI 在企業管理、決策分析、流程自動化的潛力。這些技術不僅能讓決策更快、更精準,甚至能在數據分析、供應鏈管理、業務營運上做到人類難以企及的效率提升。
我懷疑副總裁出軌了,但真相震撼了我,他的「外遇」對象不是某個年輕迷人的秘書,而是 AI。
「AI 真的可以取代我們!?」這是他最近常常掛在嘴邊的問題。
「能講就能用,能管不加人……」他喃喃自語。
這句話來自 AI 報告,說明未來的企業管理將不再需要員工學會複雜的 ERP 操作,而是透過 AI 自動處理大部分工作。以前需要專業經驗才能解讀的數據,如今 AI 能即時分析,甚至生成完整的簡報。
他開始懷疑,自己是否還能像過去那樣,憑藉直覺和經驗做出最正確的決策?
這種焦慮影響了他的情緒,也影響了整個團隊。
有次,我發現他對一名年輕分析師格外嚴厲,只因對方用了 AI 分析工具,在幾分鐘內產出一份他過去要花數小時才能完成的報告。副總裁臉色陰沉,像是看見自己的價值被 AI 無聲地侵蝕。
「這些年輕人不需要經驗嗎?」他憤憤地問我。
我知道,他不是在責怪年輕人,而是對自己的角色產生了動搖。他擔心,當 AI 能自動化大部分決策過程,經驗的價值是否還有意義?
真正的轉捩點,是一次內部 AI 實驗專案。
副總本來只是想了解流程,結果一試成主顧。他親自動手操作自然語言介面,看著系統根據語音指令整理資料、生成報表、跑出流程模擬,他整個人眼睛發亮。「這個介面不只是好用,是我從業25 年來第一次感覺:我在跟系統說話,而它聽得懂我。」
我們全都笑了,但內心其實震撼不已。這不是什麼未來科技,而是現在進行式。而我們的副總,終於從防禦轉為學習與駕馭。隨著時間推移,我們的企業已經導入 AI,在業務場景中實現了翻天覆地的變革:
自動化訂單處理:AI 透過語音識別與自然語言處理,能快速解析客戶需求,自動生成訂單,不再需要人工錄入。
智能推薦決策:管理者用說的就可以管理,不需要手動篩選數據,AI 可提供即時分析,預測市場趨勢,並提出最適合的決策建議。
報表與簡報自動生成:以往需要數天準備的商業簡報,AI 可在幾分鐘內完成,確保決策者獲得最新數據支持。
供應鏈優化:AI 能根據市場需求、庫存狀況,動態調整供應鏈策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當他開始使用 AI 來優化業務流程,他的態度逐漸改變。
「其實 AI 不是來取代我們,而是讓我們能專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他開始這樣告訴我們。
某天,我發現他在開會時神采奕奕,不再緊盯 AI 報告,而是專注於團隊的討論。他不再擔心 AI 會取代自己,而是開始思考如何讓 AI 幫助企業變得更高效、更有競爭力。
「渣男只是在不對的時機遇上不對的人,AI 也是一樣。」他笑著說:「如果我們找到適合的應用場景,它就是我們最強的夥伴。」
他的幽默讓整個團隊都笑了。
我們不再視 AI 為威脅,而是將它視為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工具。它不是來取代高階主管,而是幫助我們更快地做出更好的決策。
我知道,我們熟悉的副總裁回來了。
他的焦慮,成為了我們蛻變的契機。我們不再懷疑 AI,而是學會擁抱 AI,駕馭它,創造出屬於人類的卓越價值。
鼎新數智致力於用數智實現創想,透過 AI 改變人與數字的互動方式,幫助企業以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式運營。讓數據的起點更便捷,讓決策更智慧,推動企業邁向自動化、智能化的未來。
延伸閱讀
流通全視界
2,654 Followers
AI帶來的影響
加劇的AI焦慮症
AI正快速的改變職場生態與人際互動方式,年輕同事善用生成式AI高效產出方案,讓他開始懷疑自己的價值
流通全視界
2,654 Followers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