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4
陳昭妤
145
當消防警報響起時,人們很少思考背後那顆小小的煙霧偵測器,蘊藏了多少技術厚度。投入消防警報與偵測產品30多年的新晶科技,不僅將台灣消防產品推向國際,也不斷為產業注入新能量,朝著百年企業的目標踏實前行。
隱身於角落的煙霧偵測器,多數時間不被注意,但危急時刻,卻是拯救人命的關鍵。
「做消防產品,最講究的就是安全跟品質,不能有一點僥倖。」聊起自家產品,新晶科技總經理謝士雄滿是自信。這股自信,來自他多年來一步一腳印打下的基礎。
那是八零年代初期,從歌林工程師崗位離職後,謝士雄轉往外商公司DATAS擔任開發部副理,結識線材、PC板、塑膠射出等各領域供應商。關鍵貴人,是當時的台北縣消防公會理事長。
在那一段產業外移的時光,許多人選擇出走,但在理事長鼓勵下,謝士雄卻逆勢創立了新晶科技的前身「太永達」。
「那個年代,很多工廠都轉移到中國大陸,好像看不太到台灣產業的明天,讓我萌生結合原本技術專長,開發終端產品的想法。」
謝士雄決定以煙霧偵測器、警報器為新晶的主力,「這一行比較冷門,很難找到測試儀器,所以我用過去累積的技術,一台一台建好測試裝置,才開始研發產品。」測試設備買不到,就自己動手做。各方面親力親為,成為30年來新晶最扎實的底氣。
就這樣,從台北樹林600坪小廠房起步,2008年移往宜蘭建立1800坪的研發與製造基地,新晶靠著研發技術和嚴謹品質,贏得西門子、Tyco、Honeywell等國際大廠的信任,成為台灣消防產品外銷的代表企業。

產品要站上國際舞台,沒有捷徑。
「我們每開發完一個產品,都一定送歐美認證。」一張認證動輒數百萬台幣,沒有個一年半載無法取得,但謝士雄仍堅持等待,不放棄嚴格的設計與品質驗證。
1996年,在取得美國UL消防用煙霧偵測器認證後,新晶正式踏入國際市場。此後,產品多次升級,通過最新版UL 217第八版標準認證,這項認證的技術門檻之高,讓多數同業望之興嘆,也讓新晶順利收獲大廠訂單。
然而站上舞台後,是更大的挑戰。
隨著歐美客戶對產品溯源要求嚴格,加上國際局勢變動,新晶慢慢意識到:單靠傳統管理已經不夠,唯有落實數位轉型,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裡穩健發展。


消防產品被歸類為電子零組件產業,檢測值繁多,溯源也複雜,但每個數據都關乎生死。負責導入系統的鼎新顧問王聖恩以警報器為例,音量、靈敏度都是檢測數據,「太小聲,人在睡夢中就聽不到;一氧化碳、煙霧警報器濃度偵測太敏感,又容易誤報。」
更麻煩的是序號管理,「就像我們有身份證、健保卡號碼,一個煙霧警報器裡,PCB板、IC、一氧化碳偵測器等零組件,都有各自序號,要能追溯到是哪個部分出問題。」過往依靠紙本手寫,當客戶要求追溯或稽核員查驗時,就得從成堆紙本逐頁翻查,「不是做不到,是很耗時間。」
導入數位系統後,從原料進廠、製造到出貨,每個環節都能完整記錄串聯。當產品異常,能立即調出所有零件序號和檢測數據,甚至追溯到使用同批零件的產品,大幅提升應變效率。

在鼎新團隊協助下,新晶陸續導入Workflow、MES與BI系統,讓成本與製程管理更透明。
過去報價時,新晶多以經驗值評估,但隨著大環境改變,成本估算增加許多變數。報價太高,客戶不願意買單,報價太低,又可能賠本。鼎新透過系統,協助新晶改採「月加權平均」計算成本,讓提出的報價金額更有競爭力。
製程管理也更清晰有效率。以前生管與業務為了掌握生產進度,只能聯繫產線人員或親自到現場,現在導入了製程管理,透過BI戰情室即可掌握進度,大幅提升追蹤效率。
這些改變,對今日的製造業並不稀奇,但新晶做得特別早。
謝士雄回想,2017年他參加工業4.0論壇:「機械手臂廠商說,你們要先搞定自己的數位化,我才能幫你做自動化。」回來後,新晶便立刻將製程數據化列為發展重點,為未來的自動化鋪路。

新晶一路走來面臨過不少挑戰,都順利度過。今年的關稅風暴,卻首度讓新晶感受到危機。
即便如此,新晶仍沒有亂了陣腳。謝士雄透露,團隊已著手開發九合一多功能警報器,整合防火、防盜與環境監控功能,打造產品差異化。
同時,他也計畫結合AI,嘗試不曾涉足的消防系統領域。「以前覺得,那是客戶業務,我怎麼能跟他們搶生意?但現在我想,也許我們可以開發出更好的系統,讓客戶願意買我們的產品。」
「大家都說以不變應萬變,可是這個『不變』不是坐著看川普表演,而是要準備很多策略,等形勢穩定,就可以馬上動起來。」堅持數位創新、腳踏實地,接軌AI熱潮,新晶期望能乘風破浪、持續航向藍海,成為下一家百年企業。
智慧製造趨勢所
2,513 Followers
智慧製造趨勢所
2,513 Followers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