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
美中貿易戰自2018年開打,台灣雖不在主戰場,卻也受到相當的波及,然後[新冠疫情]來了,全球經濟又是一波遽變,而好不容易才從疫情陰影走出,結果[川普2.0]的破壞性看起來似乎會更勝於新冠疫情。本文將聚焦於餐飲業對於關稅造成的影響該如著手因應,分別從總體與個體等面向來分析,並提出開源與節流的具體措施,供業者參考,無論是大型集團或是個體小店,都必須面對美國關稅戰下,各種原物料與物流成本高漲的問題。
[新冠疫情]儘管禍及全球,但它的效應慢慢遞減,大家也都有好轉的預期,[烏俄戰爭]打了三年多,但影響較大的仍侷限於歐洲地區。這次的關稅戰爭,可說是[一個瘋子逼瘋全世界],川普2.0幾乎是以開[地圖砲]的方式進行無差別攻擊,加稅的理由與標準?感覺是只要是賺了美國人的錢都不行,加稅的範圍?沒有範圍!何時開始?變來變去!何時結束?沒有人知道。川普政府的一日數變,讓各國政府、股市、匯市,只能用[雞飛狗跳]來形容,已經有多少的韭菜被割了?
由於台灣許多多的原物料如大豆、玉米、油品、紙類、塑料容器等多仰賴進口,因此對國際貿易的風吹草動特別敏感,尤其大宗農產品價格,打了三年的[烏俄戰爭]就已經讓全球農產品漲過了一波,這次的關稅戰看似還有很多不確定性,短期內,成本進一步推升的機率一定比較高。
既然本次的關稅戰具有高度不穩定性,勢將引發全球資金避險潮,川普政府也提到許多國家操控匯率,換言之,接下來匯率的波動將使業者向國外採購食材、設備時,面臨更高的資金支出。此外,跟[匯率]相關的[利率]走向,對於[金流]的影響,絕對會影響業者的擴張與投資意願。
從地理位置來看,東南亞是取代中國市場的首要選擇,然而宥於語言與文化習慣的差異,除非有相當的財力做後盾,否則僅能是[有心無力]並未有這是重新評估食材與設備來源的契機。若能轉向地緣政治風險較低的國家採購,或與本地供應商建立更緊密合作,有助提升供應穩定性。
餐飲業具有市場競爭激烈與消費者對於價格敏感度高的特性,若直接將成本轉嫁給顧客,可能直接導致顧客流失,因此,如何在維持價格競爭力的同時,穩定利潤,是業者在第一線要面臨的挑戰。
消費者因為通膨壓力與不確定性升高,會尋找更便宜或具CP值的替代選項,精緻與高價餐飲面臨的壓力,遠高於而連鎖便當、外送平台等平價業態。
吃,是剛性需求,在市場飽和、成本高漲之下,品牌力與創新力便成為關鍵競爭要素,如何透過菜單創新、數位轉型或永續經營等方式打造出差異化特色,是所有經營者要思考的問題。
1.持續強化品牌價值傳遞;2.拓展多元通路經營(嘗試複合式與多角化經營);3.開發在地化菜單;4.開拓外銷或海外市場
1.與本地小農或供應商合作,有助降低運輸與匯率成本;2.導入智慧供應鏈管理系統;3.發展中央廚房模式
1.建立關鍵成本追蹤機制;2. 強化現金流管理;3.靈活定價機制
1.導入POS與數據分析工具;2.加強數位行銷與會員經營;3.落實供應鏈透明化與風險預警
1.建立跨職能團隊;2.人才培訓與多工能力提升;3.導入激勵與留任制度
如果從PEST的角度來切入,可將上述的分析整合如下
作為高度依賴進口原物料的產業,對於[原料成本]上漲、[匯率]波動與[供應鏈]不確定等挑戰,從未間斷過,只不過,川普2.0的威力,遠遠超出大家的預期。從混沌中找到出路,應該是多數業者現在最卑微的夢想,雖說[危機就是轉機],但是前提是要先能找到[生機]。
未來,業者皆應以宏觀視角思考策略,靈活調整營運方式。從總體經濟的風險預測,到個體經營的開源與節流,皆是在動盪中尋找機會,在變局中穩健前行必備的能力。
會員立即下載完整詳細內容分析
原文經洪聖宏作者同意轉載分享,以下為原文連結
流通全視界
2,668 Followers
更多餐飲業趨勢
2025台灣餐飲趨勢觀察
隨著創新品牌、連鎖加盟與資本市場募資擴張,百貨公司與購物中心成為競爭新熱點,餐飲業還有多少可能
流通全視界
2,668 Followers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