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取得影片資訊

AI開創製造新紀元,面對缺工與經驗斷層難題!

2025-08-06

260

缺工浪潮下的沉沒成本:您看不見的人才流失危機——提前修補人才管理的破洞,才是缺工解方的起點 在缺工已成常態的2025年,企業還能怎麼辦?主計總處資料顯示,台灣職位空缺創新高,但企業的真實挑戰其實不是「找不到人」,而是「留不住人」——甚至是沒意識到自己正在「浪費在職人才的時間與潛力」。 本次分享,講師李蓁將從「人才沉沒成本」切入,揭露在缺工浪潮下,那些潛藏在流程、制度與管理盲區中的無聲出血點:從招募流程拖延、HR行政困境、到過勞導致的流動風險,企業每天正不知不覺地流失人力資源與營運效率。

缺工浪潮下的沉沒成本——您看不見的人才流失危機


人口懸崖來了,搶人戰爭已打響

根據國發會數據,台灣15-64歲的工作年齡人口,自2015年起以每年15萬人的速度下滑。這不只是統計數字,而是真切衝擊各行各業的缺工壓力。現在,不是企業不努力招人,而是努力之後仍然補不上洞。


流失的不是員工,是數百萬的成本

高離職率不只是HR的煩惱,更是企業無形的財務損失。一位月薪五萬的員工離職,根據國際研究可能造成30萬~120萬的總體損失。如果您的產業像住宿餐飲業、零售業、科技業一樣屬於高離職族群,那這筆成本您絕對負擔不起。


人才沉沒成本三大來源

  1. 招募太慢:履歷收了,面試卻排不出來。人才已經流向別家。
  2. 行政泥沼:HR與主管每日消耗3小時處理重複事務,無暇關懷與策略。
  3. 過勞風險:主管對團隊負荷無感,等員工遞出離職信才驚覺問題早已存在。

這些看不見的管理盲點,正在默默加速人才流失。


解方:修補破洞,而不是只開大水龍頭

企業面對缺工,不該只靠開更多職缺來解決。講師李蓁指出:「人才流動的真正癥結,在於企業內部的人才運營系統是否健康」。如果缺乏即時數據與管理機制,就如同在漏水的浴缸裡狂開水龍頭,徒勞無功。


數據化,是2025年企業人才管理的起點

面對快速流動的就業市場,數位化人才管理不再是選項,而是基本配備。從招募系統優化、流程自動化,到員工狀況監測與預警,唯有導入智能工具,才能讓HR與主管重新專注於「留才」與「育才」的真正任務。


人才從來不只是人力成本,更是企業未來的可能性。如果您也想知道自己企業的「人才出血點」在哪裡,不妨從這場講座開始,重新審視您的用人與留才策略。


了解更多】

👉【創新智匯所】 AI應用全攻略

👉新時代決策模式啟動!生成式AI精準提效突破企業瓶頸


【填問卷雙重好禮】

報名收看《創新智匯所》系列節目,並完成問卷填寫即可領取講師精華簡報且有機會抽10 K幣!

步驟一:點擊頁面右上方頭像登入就享知會員

步驟二:訂閲 AI數智驅動 頻道

步驟三:點擊連結報名創新智匯所系列活動,完成報名後將收到觀看連結

步驟四:觀看影片後再次點擊連結即可填寫問卷(我的活動>填寫問卷)

步驟五:完成填寫後送出,即可獲得講師精華簡報與10 K幣抽獎資格!


系列活動

創新智匯所《創新生產力 ,讓AI 來助攻!》

2025/08/07(四)~2025/12/18(四) 15:00~15:30

知識主題
AI企業應用
AI科技新知
AI製造業應用
人資管理
缺工議題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