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2
就享讀好書
20
股災來了該怎麼辦?巴菲特等價值投資人認為,股市會受情緒影響而短期波動,長期則是因為價值而變動。如果你是價值投資人,所看到的不是一檔股票,而是一家公司。
你見過「市場先生」(Mr. Market)嗎?如果你曾在證券交易所交易,你就見過他;如果你聽過財經新聞,你也肯定聽過他。「市場先生」是價值投資法發明者班傑明.葛拉漢在1950年代於哥倫比亞大學授課時所虛擬出的人物。或許你已經聽葛拉漢說過,如果沒有,我也確信你聽他最出色的學生提起過,那個學生的名字是華倫.巴菲特,也是歷史上最成功的股票投資家。
如果你是認真看待股票投資的人,那麼市場先生會是你很重要的熟人:他每天都會拜訪你,當他來訪時,你可以買賣高品質或低品質的公司。市場先生來訪時總是很客氣,要激怒他並不容易,你可以盡情查看他的公司;如果你願意,甚至每天都能查看,而且不一定要進行買賣。只要你願意,想等待多久都可以。市場先生最好的地方是即使你忽略了他很多年,他每天仍會提供新的報價給你。
有時市場先生的心情很好,這時他有很多客戶,不管是高品質或低品質的公司,所有商品的價格都很高。但也許隔天市場先生的客戶變得非常少,就跟大家預期的一樣,他的心情不太好;在這樣的日子裡,他要銷售的公司正在進行大拍賣,因此同一家公司的價格會變得更便宜。
沒錯,你可能已經猜到我們在說什麼——我們說的是「股市」。股市的報價每天都會上下波動,或許有人會說,股價波動總是有原因,他們認為當前的價格會反映公司的真實價值,這種想法在學術界非常流行。
不過,巴菲特和葛拉漢等價值投資人絕對不會同意。他們認為股市會受情緒影響而短期波動,長期則是因為價值而變動。市場先生可能是個虛構人物,但他卻是股市在短期遵循市場情緒的象徵。有充分理由相信巴菲特是對的——使用價值投資,他的財富已經累積逾1,330億美元。
對很多投資人來說,股市依然是個謎。他們看到很多股票的價格波動,他們期望低買、高賣,並基於這樣的期望採取行動。現在,你注意到我稱他們是「投資人」(investor),我想要撤回這個說法,以我的拙見,這些人是「交易人」(trader)。世界上總是有很多交易人,500年前,歐洲人前往新世界去購買菸草,然後返國後以更高的價格賣出;當你購買雜貨時,你買下的牛奶價格,會比店家的進價還高。交易是一種技術,不論交易的是菸草、牛奶,或是股票。
如果你是價值投資人,所看到的不是一檔股票,而是一家公司。許多人總是會忘記,當他持有一檔股票時,實際上擁有的是真實事業所公平分割的股份,這意味著任何1股的股票權利都相同,價值完全以等比率分割。股市提供每個投資人一個獨特的機會,以一個業主(owner)的身分去投資實際的公司,並且按比率分享該公司獲利。就像巴菲特擁有的可口可樂(Coca-Cola)股份比你還多,但原則完全相同。
如果你想要像巴菲特一樣成為一個價值投資人,你就會想要累積股票,而非交易股票。葛拉漢有句名言:「短期來看,股市是個投票機;但長期來看,股市是個體重計。」這句聽起來很深奧,但卻充分彰顯出他的看法:想辦法累積更多的公司股票或股權,比每天在市場交易更重要。
另一個與股市相關的重要事情是股價常常會因為一些理由而波動,也就是說,股價波動不一定表示這些波動合乎邏輯或很重要。你常常看到某檔股票的價格比前一天上漲2%,隔天卻又下跌1%,但這似乎沒有讓太多人感到困擾。
仔細思考一下,會發現你聽到那些股價變動的論點常常毫無意義。假設這家公司是可口可樂,你聽電視上的分析師說,股價上漲是因為最新的就業報告優於預期;接著,不到24小時,你可能又聽到另一個分析師說,該檔股票的價格下跌,是因為消費者信心不如某家大型投資銀行的預期——這真的能解釋為什麼可口可樂在不同日子裡有不同價值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如果我們每天對美國某小鎮街上的一家小公司進行評估,光是想像都會覺得畫面相當滑稽。
誰在決定股價?參與買賣股票的每個人都在影響不斷改變的股價。一般而言,一天之中只有不到1%的股份被交易。這群少數的交易人最後會透過股票的供給與需求來決定當下的價格,很多時候,其實都是同一群人在交易。一家公司的價格,每天都取決於數百、甚至數千個因素,因此部分交易人會根據一些分析來進行交易,但很多人則是因為情緒或個人因素而交易——很高興再次見到市場先生!
請注意,我談的是股票的「價格」,而不是股票的「價值」,至少目前為止還不是。價格和價值完全是兩回事。當市場先生興致高昂時,價格會很高,我們有時就會遇到「泡沫」。當一家公司的價格與價值之間的關係背離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
我們已經看過多次股市泡沫破滅的情況。舉例來說,2000年的網路泡沫,就是對科技公司的看法過於樂觀所導致,當時的人們的信念是不管價格高低,都一定要擁有那樣的企業;如同其他股市泡沫,這個錯誤的想法非常危險。
為什麼泡沫不斷發生?我們有從歷史學到什麼教訓嗎?很明顯的,答案是「沒有」。1637年第一次記錄到經濟泡沫,也就是在荷蘭發生的「鬱金香狂熱」;當泡沫達到巔峰時,一顆鬱金香球根價格高達勞工10年收入,遠遠超過其價值。今天我們也許會訕笑那些因此犧牲、陷入經濟崩潰的荷蘭窮人;不過,正如過去10年看到2次泡沫,人類從歷史經濟泡沫中學到的教訓非常少。
長期來看,人們會週期性地經歷經濟泡沫,而且有足夠的理由顯示,未來還會有更多經濟泡沫出現。理由很簡單:泡沫是人為造成的。雖然可以預測大多數人在股市中會做一些不明智的事,但無法預測這樣子的情況會持續多久。我們也許知道有個泡沫正在發生,但無法知道泡沫何時會破滅,這可能需要好幾年。在泡沫產生時,許多人在市場下了重注,賭泡沫即將破滅而損失很多錢,即使他們是對的,但往往在市場進行調整前就破產了。
對人類的行為下重注就是一種投機行為。不過,來看看為什麼價值投資會從人類行為中受益,我們也會告訴你葛拉漢教授教導學生的內容:
市場先生是你的僕人,不是嚮導。——華倫.巴菲特
你會在大特價時購物嗎?我肯定會這樣做!誰不想要用更便宜的價格買進優質的商品?在價格低的時候,我會買進很多,而在價格高的時候少買一點,甚至是不買。
這很有趣。當人們在商店血拚時,很可能會這樣購物,但說到買股票,投資行為卻剛好相反,為什麼呢?
當股市以較高的價格交易時,你會發現股市集體出現輕鬆賺錢的想法;相反地,當股市下跌或表現不佳時,一般交易人會像看到瘟疫似地避開市場。這種情況總是在發生,因為每個人的正確思考與知識被集體思維所替代。因此,一旦市場表現不佳,這些人就會離開,因為他們清楚知道自己正在面對無法了解的狀況。
這個想法很重要,價值投資就奠基在這個基本概念之上:市場不會提供價值,而是提供價格。你必須確定其價值,還要謹記一件事,那就是當某個東西價值10美元時,以5美元的價格少量買進是很糟糕的決定。
身為股票投資人,大多數時候你都應該希望市場下跌,罕見的例外情況是當你受限於時間時。舉例來說,如果你打算在1年∼2年內退休,而且需要動用極大部分的存款,那麼股市可能是你投入資金的高風險之處。如果時間不是問題,你當然會希望股票盡可能地便宜。
還記得市場先生嗎?之前我們說過,當他心情好時,價格很高;相反地,當他心情不好時,價格很低。在武術中,有個名詞叫「合氣道」(Aikido),意思是利用對方的力量來反擊。做為一位價值投資人,把其他人視為對手可能讓你感到不舒服,但借用他人力量確實有其象徵的重要性。當市場先生心情不好時,就是累積股票、並利用不可避免的股票行為轉為優勢的時候了。記住,如果你挑出表現不好的股票,並且明智地採取行動的話,就是你的優勢。
你知道市場價格短期是由股民的心態所決定。在某些時間點,股民感到恐懼,所以股票變得非常便宜;相對來說,其他時間會顯現出股民的貪婪,股價變得很高。我們無法預測未來,但可以合理假設:恐懼和貪婪會在未來的市場變動中,持續扮演活躍的角色。
股價像瘋子一般地上下跳動,做為價值投資人的你,不應該任由它打擊信心。事實上,你應該要很興奮——市場先生是你的僕人,當他的情緒波動愈劇烈,你就能買更多股票。劇烈波動的股價,只會讓你用更便宜的價格買進、更高的價格賣出。
優秀的投資人有個重要的技巧,有別於大多數普通的投資人,那就是他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當他們投資的某檔股票價格下跌時,像巴菲特這樣的優秀投資人不會感到沮喪:當他以5美元的價格買進某檔價值為10美元的股票時,如果股價又跌到4美元,那是一個好消息,因為4美元的價格能讓他買進比之前更多的股份。
對大多數人而言,這種想法違反直覺。如果他們買進某商品,會希望買進後不久就上漲。這類型投資人的問題,在於想法受到時間束縛。為了讓價值投資發揮功效,你必須降低這種會做出衝動決策的時間因素。降低這種衝動的最好方法就是提高知識水準。隨著知識增加,你的信心也會增加,而且你對真理與實際情況的理解也會愈來愈清楚。金融教育可以減少新手投資人常見的時間與衝動因素,繼續閱讀這本書,我相信你會開始對空頭市場產生熱切的興趣,或者是對正在下跌的市場嗤之以鼻。
※ 本文摘自《巴菲特財報學(新修版)》(商業周刊出版),圖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登
就享讀好書
210 Followers
書籍介紹
巴菲特財報學(新修版):跟股神學投資,用會計知識解析價值投資法
價值投資經典入門之作,基礎介紹巴菲特的投資方法與概念架構
就享讀好書
210 Followers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