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人也是一種永續? 透過數位科技提升ESG價值,走向人性化工廠!!

2022-07-29

頻道主

黃正傑

834

你是不是希望有人機合一的鋼鐵人員工呢? 或是能夠透過心智操控的環太平洋機器設備呢? 事實上,我們持續地應用各項智慧科技賦能員工,不僅提高生產力也是ESG治理的一環!! 有這麼好的事? 本文整理的數種數位賦能方式,讓您的工廠既人性又自動化!!

ESG不只環境保護還有社會責任

ESG是不是代表要改弦易張,重新發展新的作業流程?更換企業的價值?從「智慧製造可以效率與永續兼得」文章中,我們可以知道利用智慧製造的手段,同樣也可以兼顧生產效率與環境永續的目標。

然而,ESG不僅僅包含環境保護(Environment),還有社會責任(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其中,社會責任是包含了客戶滿意、員工參與、社區關係、人權等,考慮企業與對於利害關係人的對待與管理。那麼,智慧科技如何協助提高生產力又善盡社會責任呢?


數位賦能,走向人性化的工廠

在社會責任中,企業最容易的就是提高員工參與、改善員工關係了!! COVID-19疫情影響,使得員工必須要透過各項科技進行遠距上班、遠端監控生產、雲端協作等,使得利用智慧科技賦能勞工又再度成為重點。


圖、8種智慧賦能員工的方式

(資料來源: Romero et al.(2016))


Romero etc al.(2016)認為透過雲端運算、AR/VR、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工業4.0技術,可以協助工廠員工8種數位賦能方法。以下合併為5種類型說明:


  • 超級強壯員工賦能: 你期望員工有鋼鐵人般超大的力氣嗎? 或者減輕員工做重複、單調的工作嗎? 超級強壯員工智慧賦能是指利用自動化科技能夠減輕員工生理上的負擔,如:機器手臂、AGV物料搬運車或者自動倉儲等。此外,最近許多研究穿戴式外骨骼協作機器人來協助員工增強力氣、減輕單調工作。Sarcos公司發展Guardian XO增強力氣全身協作機器人,就可以協助工人舉起超過90公斤的重物而不費力,並能讓工人能精細地操作,適用在搬運倉庫裡的貨物、維修中心重型部件乃至於在提供重型機械地面支撐輔助等傳統機械不易搬運的狀況;AIRBUS 軍事與航太公司也試驗上臂穿戴式外骨骼協助工人進行重複性的工作。


圖、穿戴式外骨骼協作機器人

(資料來源: Guardian X)


  • AR/VR員工賦能: 相較於超級強壯員工賦能,AR或VR員工賦能期望能減少員工心智挑戰上的支援。例如:UpSkill公司Skylight平台利用智慧眼鏡、虛擬實境等技術,輔助工程人員維修航空零件,指示維修正確步驟、偵測螺絲是否鎖緊、提醒維修紀錄等,減少員工出錯。另一種方式是利用AR、VR提供更好逼真的模擬訓練,協助員工更好的學習,例如:Volvo汽車製造公司利用具備可調式、可互動、即時3D視覺回饋功能的AR組裝產線模擬工具,協助員工更好的學習並模擬真實狀況。

 


 

圖、3D AR產線模擬

(資料來源: Karlsson et al.(2017))

 

  • 協同工作員工賦能: 當然,很多時候,工廠員工不是獨立工作,要與機器手臂、自動化設備及其他員工協同,許多數位工具正發展來賦能員工協同工作。例如:Festo設備公司發展協作仿生機器人,可以感測操作員的接近而停止,操作人員可以透過觸摸、語音、手勢或者透過遠端控制方式與協作機器人互動。不過,也不一定要這麼先進的技術,也可以增進員工協同工作效率,例如:根據操作狀況,立刻給予操作員工作指導書協助操作設備;機台出現溫度過高、馬達轉速問題,立即給予現場人員告警訊息等,均是能夠賦能員工的數位工具。

 



圖、仿生協作機器手臂

(資料來源: Festo)


  • 智慧員工賦能: 現在工廠還面臨有經驗老師傅逐漸退休的問題,如何把經驗傳承給年輕員工是一項挑戰。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方法協助設備進行預測維修、品質良率預測等,智慧員工賦能的方法。例如:TheyssenKrupp電梯設備商,透過即時的電梯狀況物聯網監控,可以提供監控與預測維修服務;鼎新電腦發展射出成型智慧調參系統,學習老師傅經驗,可建議最佳成型參數條件,以減少射出成型製程中試模、試產所浪費的時間、材料成本,亦提高產品品質並賦能較無經驗的員工。


 

圖、鼎新射出成型調參APP

(資料來源: 鼎新電腦)


  • 健康安全員工賦能: 保障員工健康狀態以及工作安全,可以提供生產效率、產品品質,也是社會責任重要的一面。透過數位科技,可以監控工廠溫度、濕度或有毒氣體狀態,也可以監控員工操作安全乃至於員工的壓力、情緒生理狀態。例如:日本小松機具將攝影機、AI裝置嵌入在大型機具上,使得機具具備360度環景視野,能夠辨識現場作業人員與其他工具,以避免碰撞或其他操作不當事故發生;Intenseye新創公司透過電腦視覺監控工作人員的安全,可以辨識場所內的 35 種場景,包括是否穿戴防護設備、區域安全、車輛安全、清潔服務安全以及流行病控制措施等,並以文字訊息、聲音等提醒危險狀況;石油公司Chevron偵測貨車司機臉部表情,以確保駕駛安全無虞,也可以用來監測現場員工壓力狀況是否會導致工安危險。


圖、工作現場安全監測

(資料來源:Intenseye)


小結

ESG不僅僅是環境保護,還有善待員工的社會責任!!利用數位科技可以強化員工生理、減輕心智負擔、增進人機協同、提高智慧能力、保護健康安全等,既可以提高員工效率又滿足ESG的社會責任。進一步,數位科技還可以根據員工情境需要、職能需求,滿足個人化員工工作需求。我們正在朝人、機合一的境界發展!!

知識主題
AI企業應用
永續治理
數據分析&雲端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