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2
黃美玲
4.3k
損益兩平點是企業重要領先指標。今天美玲老師分享計算損益兩平點有哪些步驟呢?大家快點筆記下來吧~
在過往的輔導過程中,有些總經理會問我,是否能提供一些領先指標,讓他們可以依據這些指標來制定經營決策。總經理的困擾是,財會人員通常只有提供損益表與資產負債表,但卻無法協助經營者進行營運規畫、經營分析及決策制定。
我提供大家一個很重要的經營分析工具:損益兩平點。所謂「損」就是虧損,「益」就是賺錢,也就是一家公司在不賺不賠的情況下,到底需要多少營收? 這是企業經營很重要的一項領先指標,甚至可以透過這項指標設定業務單位合理的業績目標。
ERP系統都是以部門別入帳,所有部門費用無法區分為變動與固定成本。如果企業要計算損益兩平點,有四大步驟,如下圖。
區分變動與固定成本之後,接著第二個步驟就是要預估全年度的變動與固定成本有多少。如果是3月份,那就將1-3月的實際成本,加上4-12月份的預算或預估數來預估全年的成本。
預估各類產品的營業收入佔比及其邊際貢獻率,再計算產品加權平均邊際貢獻率。
「營業收入」-「變動成本」=「邊際貢獻」。
「邊際貢獻」÷「營業收入」=「邊際貢獻率」。
老闆如果要知道一年到底要多少營收才能打平,可以將全公司一整年的「固定成本」除以「邊際貢獻率」,就能計算出損益兩平點營業收入。
我舉一個真實的例子,有一家公司算出打平的營收要3億元,目前預估只有2.8億元,代表落差了2,000萬元,總經理就直接將這2,000萬加到業務單位的業績目標中,代表業務單位必須增加2,000萬的營收才能讓公司達到3億元的營收,公司才可以打平。
但如果企業現在已經獲利,經營者一定很想瞭解公司一年要賺1,000萬元到底需要多少營收,如此一來,老闆才能設定給業務單位一個合理的KPI。其實,這個問題也很簡單,如果我們要計算目標利潤的「損益兩平點」,就將「固定成本」加上經營者設定的「目標利潤」再除以「邊際貢獻率」,就會達到「目標利潤」之下的營收,再將這個營收目標設成業務單位的KPI。
如果因為景氣的因素,或是因為客戶抽單,企業達不到營收目標怎麼辦?
第一個作法就是想辦法降低公司的「固定成本」,企業最大的「固定成本」就是人事費用,或是折舊、租金支出等。
第二種方法就是提升「邊際貢獻率」,建議公司可以調整「產品銷售組合」,也就是多賣「邊際貢獻率高」的產品,少賣「邊際貢獻率低」的產品;或是想辦法降低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或是運費、佣金等變動成本。
公司也可以選擇「提高營收」的作法,透過增加行銷費用或增加業務人力來提高營收,但是最後要回歸到利潤是否增加。
損益兩平點是企業經營的雷達圖,可以告訴經營者,公司要多少營收才能打平,才能達到設定的獲利目標,對企業經營是相當重要的一項經營指標。
延伸閱讀:損益兩平點是企業經營的領先指標
想要進階學習《財務管理》相關議題,推薦您相關課程資訊
【面授課程】
【線上課程】
財務知多少
2,109 Followers
財務知多少
2,109 Followers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