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類型的碳權交易機制,在達成環境目標之同時亦可兼顧成本降低的考量,因此成為國際上重要因應工具。隨著近年的發展,讓它已不再只是政策工具,更是一種企業層級可應用的碳管理措施。今天就讓我們來一窺台灣的碳管理工具概況。
從台灣國家層次來看,碳管理減量成效包括兩個方面:傳統減量技術和負碳技術。
是指使用過程中減少排碳量,而不是完全不排放,例如:再生能源技術、能源效率提升,低碳運具使用。例如:定頻和變頻冷氣,相對於定頻,變頻更省電,可以減少碳排放,但並不能做到完全不排放。
負碳技術又叫做負排放技術或碳移除技術,是淨零目標、淨零排放路徑中的核心技術,例如:CCS碳捕捉與封存,或CCS、BECCS,這種技術可以直接獲取並處理大氣中的碳,從而完全不會向大氣排放碳。
從國家角度來講,有哪些管理策略工具可以協助減碳目標達成呢?依據彭博社的資料,有以下四種工具。
1.減量目標
透過立法或法規的方式要求受管制的對象,排放源在特定的年份要減量多少,這是一種傳統命令或控制Comment Control的方式。
2.排放交易
是指總量管制下的排放交易,有兩個重點:
3.效能標準(Performance Standard)
效能標準通常是產品導向,當然也可以有其他不同層次的運用,可從以下兩個角度來實施。
例如:冷氣節能標準可以分為一級到五級,其中一級耗能最少,五級最多。政府通過提供節能補助的獎勵性措施,來鼓勵購買達到一級效能標準的產品,進而降低全社會的耗能。
例如:歐盟、美國有些地區規定在某一年份生產的車輛每公里\每公升油料的公里數必須要達到一定的標準,未達成者要接受懲罰,這就是強制性的措施。
4.環境稅費
碳的環境稅費就是根據碳排量或使用的化石燃料量來計算碳稅。這個管理工具的目的是要將排碳環境成本加在生產、消費環節,又稱為使用者付費或污染者付費。
廠商在管理過程中引入減量技術,除了需要額外的投資以外,還可能會影響到現有的製程,所以在沒有任何壓力和管理工具的前提下,廠商未必願意使用減量技術。為了達到國家層面的減量目標,國家主管機關、規劃者需使用政策工具,對排放源施加壓力,從而促進或觸發廠商主動使用減量技術。
台灣在2015年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授權使用減量目標、排放交易以及效能標準這三種工具。目前相關機構也在修法,考慮將環境稅費也納入法律授權。獲得法律授權只是開始,未來只有政府機關、社會各界達成共識,將政策落到實處,才能真正達成減碳目標。
想要進階學習《ESG》相關議題,推薦您相關課程資訊
【線上課程】
知識學院
467 Followers
延伸閱讀
知識學院
467 Followers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