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4
詹雯婷
511
現今碳議題延燒全球,企業不僅本身得符合相關標準,就連上下游供應商也有關係,因此許多企業開始關注、要求供應商,對整個供應鏈的掌握度也更需精確,「供應鏈管理」成為極為重要的議題。
早在多年前,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消費者越來越重視企業對「人」與「環境」的作為,也更加關注產品之成分、材料來源與生產條件等訊息,甚至願意為透明度高的品牌,多付2%~10%的購買金額,這些現象明確且清楚的讓人意識到「供應鏈」已不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事,而是影響範圍可能關乎整個社會、甚至國際。而現今碳議題延燒全球,企業不僅本身得符合相關標準,就連上下游供應商也有關係,因此加速許多企業開始關注、要求供應商,對整個供應鏈的掌握也更需精確。
供應鏈如此受到關注,無論在製造業、服務業等產業,其中「交期準時」是提高顧客滿意度的主要決定因素,衡量與改善交期可增加企業競爭優勢。然而,現今受到大環境市場變化,不少產業的供應鏈由長鏈變短鏈,而且「急插件」、「交期短」更是許多企業的困擾,若要做到縮短交期,得將整個供應鏈進行優化。
想要準時完成訂單,時間控管十分重要,很多時候無法掌控好時間,源自於資訊的不即時或不精準,以及中途有過多浪費,包括空等及多餘無用的步驟。一般企業主往往遇到以下狀況:
.不知道外包廠商進度,外包廠商交貨不如預期,影響後續廠內生產安排,為了趕出貨常常要加班。
.沒有定義出關鍵料,每次詢單都要把每個料交期都確認後,才能回覆採購可以進料時間,常常兩三天過去了。
.領料的動線未有規劃,常常備料時間就要花上半天,耗時且耗費人力。
.等待備料時間過長,延誤了開工的時間,又無法臨時插其他單進行生產,只能停工待料,人員或機器稼動就無法提升。
若要節省時間,得先知道各個階段所花費的時間,才知道哪些「可節省」,因此供應鏈透明化為首要之務。
企業主要須知的時間包括:
1.訂單處理時間
2.生產計畫時間
3.原物料採購時間
4.外包加工時間
5.物料及產品檢驗入庫時間
6.運送及物流時間
而這些時間並非在接下訂單才得知,是在一開始設計開發階段就得考量的。在產品的穩定性及生命週期明確的情況下,制立對應不同時期的庫存策略,這也有助於採購在時間及數量上的調整。
另外,生產路線的管理也能省去多餘的時間,包括生產站點與作業流程設計、站點內動作與步驟是否合理且必要、搬運流程是否為最短路徑、整體生產線管理是否能做出合理規畫等等。
除了企業內部的管理,對外的供應商管理也需同步進行,而企業最怕也最常發生供應商送貨不及、品質不符或是訂單反覆更改變化造成混亂。像是企業運作與外部客戶、供應商的往來是靠單據、合約等其他憑據,作為後續對帳收款之用,只要有任一項改變,就會產生三種基本單據:廠內製令變更單、託外製令變更單、採購預交日變更單。
若是遇上多項物料,或是客戶不同意變更交期,通知後又再改回來的情形,容易使變更單的提醒與確認被忽略,日積月累下來,結果只有當事人(廠商、採購)才清楚整個來龍去脈,生管也不見得知曉料件的到貨狀況,這也可能造成生管排程不準確、打亂品管人員檢驗步調,還有已收件但沒通知到位,料件就堆放在倉庫的問題,影響到最終交期、產線稼動率與產品達交率。
以上種種問題,可使用系統工具進行改善並解決,像是供應商管理平台(SRM)可協助企業大幅減少溝通成本、即時掌握供應商狀況、監控關鍵物料不斷線、簡化帳款流程資訊透明。主要功能如下:
可即時抓取ERP訂單資訊 以前是透過傳真來改單據,現在有即時訊息通知。
包括廠商採購單和交期、對單據的回覆、採購交期變更、數量變更、品項變更、交易條件變更、可以印供應商需要的標籤和出貨憑證、辦理出貨(預辦登機)、對帳(以前整理出貨單/簽收單,漏掉請不到款)。雙方不需透過ERP再多次登打、傳真,供應商也能印出貨標籤+出貨憑證。
物料進場至預先設置好的範圍,刷掃條碼後確認驗收,全廠皆知已到貨。
在「工業4.0」的發展與應用需求下,企業也應從傳統物流轉化為現代物流智慧化、無人化作業的新型倉儲物流模式,以應付供應鏈管理上日趨繁複的各種問題。有了準確即時的資訊、妥善簡便的流程,無論對管理者或執行人員來說,皆大有助益,企業整體效能亦可隨之提升。
延伸閱讀:
機零特派員
3,341 Followers
機零特派員
3,341 Followers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