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9
郭國平
400
老闆對部屬有期待,才會賦予更有挑戰性的工作,讓我們創造出更好的附加價值。而部屬做好向上管理,應該要主動設定比老闆更精細的管理解析度。因此,上司對你的信賴不會憑空而來,是要靠自己爭取來的!
清明連假期間和任職於某全球資訊集團企業的朋友(姑且稱之為A君)餐敘聊天,分享職場心情故事,說到那個晚上憤怒與釋懷的過程,是個永遠忘不了的經歷。前幾天,他加班到深夜,全身疲憊地開車回家,想不到還在半路,手機響起老闆的來電。老闆劈頭就是一頓罵,指責工作上的缺失。A君靜心聆聽,未發一語,老闆卻連續罵了40分鐘。最後,他選擇掛電話,單方面結束這場「溝通」。
當天回家後,雖然心中憤怒,但A君決定暫時放下情緒,思考「老闆為什麼如此激動?」他承認在老闆指責之處的確有所疏失,也想好了後續的補救方法,但也同時下定決心,明天一定要告訴老闆,不可以再這樣對待部屬,因為「我也是人,也會生氣、也有壓力」。
想不到一早起床,就看到手機裡有老闆的留言。老闆承認自己失態,表示一心希望屬員把事做好,但口氣確實太差。A君心想,老闆可能反省了一整晚,覺得當面開口很尷尬,所以才在一早就錄好留言,也因此釋懷,「結果聽到最後,老闆又來個回馬槍,說我真的沒做好,要趕快解決。讓我又好氣、又好笑。」
早上上班,A君決定把昨晚的一切忘掉,專心把失誤處理好。等到看見老闆,就雙方心照不宣吧!
「對老闆說的話,應該儘量take it serious(認真看待)但不要take it personal(認為老闆針對自己)」A君回想,面對40分鐘老闆不間斷的責罵,很多人可能覺得羞辱、因此心生怨恨,但與其架起防衛心,不妨稍微抽離一點,從老闆的角度、個性和高度去思考他這麼做的原因,然後想辦法對應,不要斷然關上了解老闆的那扇門。
A君述說著其實那位老闆本來就個性嚴厲,說話口氣很衝,而且A君當時也因為太著重在某部分業績,反而漏掉幾項重要指標。「老闆也很常誇讚我,但衝突的時刻總是記得特別牢,後來,我再也沒有再犯過同樣的錯」,回想此段經歷因為彼此分享、承擔過這段情緒,他和這位上司反而建立起一段「革命情感」。
「上司對你的信賴不會憑空而來,是要靠自己爭取來的。」現今企業為使組織扁平化,多採「矩陣式組織」,每個員工除了有打考績的直屬長官,還必須跨部門執行專案。以銷售團隊為例,除了要和產品部門合作,後勤的財務、法務;前端的行銷部主管,都必須一一打點,才能爭取到資源。也因此,員工們很早就了解向上管理的重要性。
朋友A君歷任資訊集團企業工程師、銷售部門、顧問等三單位文化差異極大的主管,目前也兼任成長最快速的顧問團隊管理的職務。他建議工作者,「老闆位置雖高,但部屬離地面最近」做好向上管理,應該要發揮部屬優勢,主動設定比老闆更精細的「管理解析度」。
例如,很多人會抱怨「老闆幹嘛問得這麼細?每件事都跟我要數字?」但部屬必須了解,同一件事,你與你的同事、其他部門都要向上呈報,老闆桌上可能有四、五個版本的資料,其中有人說「公司人均產值可以再提升,組織與人員應該再縮編」;有人卻說「如果後勤單位不擴編,實在沒辦法支援新策略」,這時,老闆怎麼判斷誰正確?
「邏輯很重要、數字更重要。」如果有部屬多花一道工夫,事先估計出人均生產力的數據,與產業平均相比,最後歸納結論,老闆馬上就有判斷基礎。許多主管對自己業務太熟悉,報告時常「靠感覺」,雖然不見得有錯,但缺乏數字與邏輯的紮實證據,說服力就差一截。
此外,也很多人會質疑「老闆怎麼都把難題丟給我,每次都太簡化問題!」其實上司分配任務,也是在給部屬挑戰,如果你只告訴老闆「這裡有難度、那裡可能做不到」,這些他們早就了然於胸,就是希望部屬能展開成執行細節,給出更「接近地面」的建議,供主管作為決策依據,豈非共創雙贏或多贏之關鍵所在呢?有時異位思考,嫌貨就是買貨人,老闆對我們有期待,才會加諸我們更多工作,讓我們創造出更好的被利用價值以及附加價值。
對上提出建議前,應該先來回測試自己的思考邏輯,清楚自己要做什麼、為什麼這麼做,不要讓老闆有機會問「你有沒有想過這點?」部屬做事的手法愈細緻,老闆也會從每次互動中,了解到你的處事模式(pattern)是他想要的,如此一點一滴地累積信任,當老闆可以對你「放手不管」,就是部屬向上管理成功時刻的降臨!
清明四天連假雖放假,但學習永不間斷,永保持續學習及終身學習的信念,才能在競爭激烈職場環境中脫穎而出,創造出更佳的工作績效,特分享此您、我都經常會碰到的情境,彼此共勉之!
想要進階學習《人資管理》相關議題,推薦您相關課程資訊
【線上課程】
蘋果知音
97 Followers
蘋果知音
97 Followers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