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1
苗栗小五郎
19
美國關稅政策與美元匯率波動已成為全球企業無法忽視的挑戰,如何在劇烈變動的國際經貿環境中保有競爭力,是企業必須深刻理解的課題。 本期將以短期、中期、長期三個面向,提供企業在面對「後關稅時代」時應採取的策略建議,協助企業有效降低衝擊,穩步邁向永續經營。
關稅衝擊、匯率不穩,全球局勢紛亂,企業需具備快速因應與策略調整的能力,企業目前應重新檢視自身,並重新布局建立短期、中期、長期的策略目標,確保在臨時動盪的經濟局勢中,能夠有強韌的體質去做最快速的應對。
企業初期應專注快速且正確的合規行動,具體措施包括:
· 美國市場:完成First Sale申報、原產地資訊揭露、輸美原產地聲明與非紅供應鏈申報。
· 歐盟市場:因應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要求,及早準備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申報。
· 中國市場:完成稀土供應鏈的必要申報程序。
· 台灣資源運用:積極尋求政府融資補助,快速補足短期資金缺口。
完成短期緊急應對後,企業應聚焦於深入的影響評估,包括:
· 評估企業自身的關稅成本吸收能力,並清楚掌握與上下游的議價空間。
· 執行完整的利潤分析,清楚掌握產品別、訂單別、客戶別與區域別的獲利真實狀態。
· 透過產品設計優化、生產流程改善及管理系統提升,積極降低各項營運成本。
最終目標是透過全面且持續性的管理優化,強化企業核心競爭力,建議包含:
· 優化內部管理效能,包括改善庫存管理、品質控管、生產效率、採購策略及決策能力。
· 建立靈活快速應對機制,以利迅速處理短單與急單,並強化利潤即時監控系統,確保營運績效。
· 透過人力資源培育計畫,有效解決缺工問題,提升每位員工的多項工作技能,增加生產彈性。
· 落實匯率風險控管機制,防範匯率劇烈波動所帶來的財務風險。
企業在面臨全球貿易環境劇烈變動時,如同馬拉松長跑選手,需要具備清晰的階段性策略和長遠的耐力訓練。透過本文建議的短期應急、中期分析及長期優化三大策略,企業才能持續保持韌性,穩定前行,最終在複雜多變的競爭環境中贏得主動權。
【活動推薦】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