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2
36
AI Agent雖然潛力巨大,但仍在發展初期。相較之下,RPA仍是企業導入自動化的首選技術。伊斯酷共同創辦人暨技術長、中央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鄭永斌指出,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是一種數位轉型工具,透過模擬人類滑鼠、鍵盤操作行為或Excel讀寫來實現自動化。
目前RPA軟體多採用「無程式碼」(No Code)或「低程式碼」(Low Code),使業務人員使用更容易上手,而不需要由IT工程師開發專門程式。目前微軟、UiPath等企業均提供RPA解決方案供企業應用。而AI的快速發展使RPA的應用更靈活,如運用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光學字元辨識)識別文字,自動處理資料。
RPA的特色之一,就是可以解決企業內部客製化需求。鄭永斌解釋,IT工程師通常不願意開發過於客製化的系統,因為這對他們升遷沒有幫助,而RPA就可以填補此空缺。
此外,RPA也能和AI技術整合,如結合OCR識別文件內容,把數據輸入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戶關係管理)、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業資源計畫)系統,提升自動化效率。
再者,RPA的技術門檻並不高,可透過錄製功能自動生成腳本,無需程式設計經驗就能上手,縮短開發時間。
因此,RPA在製造業應用潛力相當大,可以模擬人類操作設備,即便是無法安裝軟體、連接網路的工業電腦,也可透過外部電腦控制並讀取數據。特別是面對很多產業設備無法透過API直接連接,RPA可模擬人工操作處理數據,例如從PDF文件中提取關鍵資訊,並將其輸入ERP系統,減少人為操作錯誤。
另一方面,RPA在機台監控、異常處理也能派上用場。例如,當運用RPA監控生產設備參數時,一旦發現數據異常,即可自動關閉機器,避免產品報廢。甚至RPA也能和攝影機監測設備結合,若發生異常,可自動發送通知到LINE或其他通訊軟體,提醒相關人員立即處理。
例如,在某PCB大廠,過去產線人員需手動檢查150個關鍵參數,導致輸入錯誤,使規格不符,損失高達3000萬元,但透過RPA與電腦視覺技術,自動化讀取、比對客戶提供的設計規範,可減少錯誤。
而在某龍頭晶圓大廠,工程師過去得長時間在機台前徒手抄錄數據、截圖畫面,導入RPA錄製腳本功能後,自動執行這些步驟,大幅減少人工作業時間。
不只是在產線上能發揮作用,RPA在企業IT、辦公室自動化也能成為「神助手」。如在文件處理、數據輸入方面,RPA可自動開啟文件,識別內容,並把資訊輸入到CRM、ERP等系統。
若遇到企業內部系統無法直接整合,RPA也可模擬人工操作,把資料從一個系統轉移到另一個系統。而RPA也對提高開發自動化流程效率大有助益,傳統開發方式可能要幾個星期或數月,但RPA可在幾小時或一天內完成。
整體而言,目前RPA仍是藍海市場,在工業應用場景中具有獨特性。而AI Agent和RPA的結合,是未來重大發展方向,讓使用者透過簡單指令(prompt)自動執行複雜生產監控和數據紀錄。
不過,鄭永斌觀察,很多軟體工程師對RPA抱持抗拒態度,認為直接寫程式解決就好,不需要購買RPA工具。但仍有為數不少企業強制導入RPA,培訓IT人員使用,發現其自動化效率遠勝於傳統寫程式的方式。
目前全球不少RPA公司陸續出現,如美國的UiPath、中國的UiBot、按鍵精靈,越南也有公司磨刀霍霍,想要複製UiPath的成功模式。鄭永斌認為,市面上RPA雖然產品眾多,但真正能適合製造業需求的仍不多。如何滿足製造業領域需求,將是未來RPA發展的關鍵。
伊斯酷軟體科技
3,026 Followers
企業介紹
伊斯酷軟體科技
伊斯酷軟體科技團隊,具備多年國際專業軟體開發經驗,致力於提供各產業智慧流程自動化的創新解決方案。
伊斯酷軟體科技
3,026 Followers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