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7
就享知作者群
139
面對川普高關稅衝擊,電子資訊業應啟動三階段應對策略,1.調整供應鏈與導入AI+ESG雙軸轉型;2.強化技術自主與市場多元化;3.提升附加價值與風險管理,打造更具韌性的競爭優勢。企業可以怎麼做呢?
近日全球都籠罩在美國政府以「對等」為名,宣布對世界各國加徵關稅,將造成巨大衝擊。若最終對台灣加徵高額關稅,將直接衝擊電子資訊的命脈—網通產業和IPC工業電腦產業!
這兩大產業嚴然成為川普關稅的重災大戶,而關稅衝擊將加速產業升級,迫使企業要重新思考財務、人力、技術資源的分配,其中包含的影響大致可分為有四大面向:
1.供應鏈成本上升,造成斷鏈風險
2.技術移轉限制,影響商務合作
3.合規複雜性提高,增加管理成本
4.訂單轉移與市場不確定性,提高風險管理需求
未來可預見,不確定性將成為全球貿易的常態。台灣長期以來就是外貿導向的國家,面對未來市場不確定的詭譎多變,地緣政治的變動影響,供應鏈重組改變市場生態等議題,唯一不變的核心競爭力就是「變」。
故在此關稅議題對產業衝擊的影響下,企業可先重新檢視企業內部的整體資源和公司的整體發展佈局,訂定三階段的策略計畫分別實施推動,以確保短期降低衝擊,中期控制風險,長期掌握優勢。
1.供應鏈彈性調整策略
▌優先轉移高關稅產品組裝至臺灣或東南亞,利用當地已佈局的電子資訊聚落。
▌建立多元供應鏈名單,靈活調整供應來源與製造地點。
▌與美國客戶協商「關稅分攤機制」,例如調整FOB報價基礎或簽訂長期合約鎖定價格。
2.爭取關稅豁免空間
▌針對美國「關鍵基礎設施」相關訂單(如工控設備、5G基站),可援引「公共利益豁免條款」申請排除關稅。
3.啟動AI+ESG雙軸轉型提高韌性
▌企業藉由數位及AI應用的基礎建設,並以智慧製造提升效率,能助企業有效地找到降本提效的捷徑。
數位化建立企業核心競爭力,並對自身產品服務升級,或達到商業模式轉變的雙軸轉型,助企業以更強韌的體質,不只符合歐美供應鏈碳關稅的要求,邁向ESG永續營運的目標,更降低外在風險因素!
想了解更多美國關稅如何因應?
✍️填問卷,讓我們了解你的美國關稅問題,
👉訂閱「美國關稅觀測站」頻道,持續接收最新資訊喔!
1.關鍵技術自主化與分散化
▌建立「雙軌制供應鏈」,敏感技術或高附加價值產品回歸臺灣生產,標準品保留大陸或東南亞產能。
▌加大自主研發關鍵零部件,逐步減少對美國技術的依賴。
2.市場多元化佈局
▌例如可以從分散市場、開拓多元市場、強化產業上中下游整合來佈局。
3.善用政府與產業的協同資源
▌運用政府資源,例如外銷貸款優惠、研發轉型補助補助(如產業創新條例研發抵減)及海外拓展計劃補助獎勵等等,降低轉型投入成本。
1.產品技術升級與產品差異化
▌從純硬體智造轉向「軟硬整合服務」,提高附加價值,以消化關稅成本,轉向高端客製化解決方案。這樣即使成本上升,也能保持較高的毛利率。
2.強化地緣政治的風險管理與快速應變能力
▌例如在不少企業選擇在墨西哥設廠,利用美墨加協定,避免關稅影響,同時規避臺海潛在風險。
▌持續積極觀察世界大國政策動向,像是美國大選後的政策變化,或者全球供應鏈重組趨勢,提前佈局。
因不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與市場策略皆不相同,企業還是需要詳細評估自身所屬供應鏈的結構和市場的分佈,制定符合本身特性的策略,以確保合規和整體企業發展的最適路徑。
臺灣網通與工業電腦產業亦需將關稅危機轉化為升級契機,以數位化和AI建立營運基礎,並透過「技術差異化、供應鏈敏捷化、市場多元化」等三大主軸,降低單一市場依賴。
同時善用臺灣在半導體、精密製造的整體優勢,以高階製造定位鞏固全球不可替代性,並結合東南亞產能與美國市場政策動態,從成本導向轉型為價值驅動,重構企業競爭價值鏈!
本文引用專家提供的資料
-------------------------------------
專家:古馨如 鼎新數智 電子零組件暨IPC事業部總經理
關稅前哨站
44 Followers
系列活動
關稅特別企劃:與變動共存 與AI共生
2025/04/25(五)~2025/04/25(五) 15:30~16:00
關稅前哨站
44 Followers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