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31
2.7k
什麼是智慧機械呢? 簡單的說,就是讓製造業工廠內的機台設備,不要再『那麼笨了』。例如:機台設備透過自身可以掌控的數據,可視化協作優化作業;或當機台自身即將發生異常前,能提早預警。
什麼是智慧機械呢? 簡單的說,就是讓製造業工廠內的機台設備,不要再『那麼笨了』。例如:機台設備透過自身可以掌控的數據,可視化協作優化作業;或當機台自身即將發生異常前,能提早預警。
滑到文末,立即下載懶人包,讓你全方位掌握機聯網趨勢!
依照經驗歸納,機台設備智慧化至少有三大訴求
滑到文末,立即下載懶人包,讓你全方位掌握機聯網趨勢!
首先是『對的生產』,也就是對生產的管控,這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傳統設備商總認為客戶最大,所以將運作的全部控制權都交給客戶,讓客戶自行運用。問題在於工廠客戶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
例如:決定如何運作的是現場主管、決定運作參數的是研發單位,但絕大多數時間中實際操作機器者,卻是現場作業人員,而作業人員的素質卻常參差不齊,很難掌控。因此,若機台控制器的軟體缺乏『原生』的分級與內置管理機制,乍看之下,似乎是給製造業現場最大控制權與彈性,卻反而容易狀況百出。
又例如:機台設備生產前的調機階段,安裝對的模具很重要。但僅憑外掛MES軟體與SOP制度管控,是無法100%確保,難免會百密一疏,無法面面俱到、全面圍堵。這是因為不管外掛軟體如何強大,總比不上原生軟體來得周全。加上現場人員很懂『生命總會自尋出路』的道理,也難怪工廠內狗皮倒灶,各種狀況會層出不窮。
要想讓機台設備也能達到數位優化,將機台設備真正進化成智慧機械,就得改採設備原生智慧化。也就是說,製造業工廠得正視這個關鍵問題,並在採購規範中明列;而機台設備商也應該在設計階段,就把智慧化列入設計規格內。
這就像是產品的品質不是靠檢驗出來的,而是生產出來,甚至於是設計出來的一樣。智慧化也不是外掛出來的,而應該是原生設計出來的。這些原生數位優化的智慧機械,才能有效的與由上而下的智慧製造,上下合力,共同提升工廠競爭力。
原生智慧機械得自覺地肩負起『對的生產』的責任,例如:採用孔位與光電感測器,確保『對的模具』做為最後一道防線。又例如:塑膠業工廠,製造業現場管理上需要把試產階段與量產階段分開,收集各階段各自的數據,做為管理與優化使用。
然而傳統機台卻不是從這角度來設計,而是區分為手動、半自動與全自動三種模式。確實這是機台運作的基礎,但卻與管理上所需切分的模式對不起來。因此,機台設備商應該二者兼備,除了機械動作的手動、半自動與全自動之外,應該也得把試產、量產等管理模式,原生納入標準操作模式中 (當然也可以關掉)。
除了生產控管的上下搭配之外,智慧機台設備也應具備數位優化四階段的智慧化,比方說對機台內部所掌控的數據,具備原生主動式異常偵測。例如:加熱器,當加熱器損壞造成溫升明顯偏低異常時,智慧機械應該內置診斷機制,把這些機內就可以掌控的溫度、加熱器電流或開關數據,直接診斷與早期預警,避免損壞後造成更大的損失。針對這部分,將於下集分享一些作法。
下一篇,工廠數據全面整合,落實製造業數位轉型之路,將說明整合製造工廠中的IT(資訊技術, Information Technology)數據和OT(營運技術, Operation Technology)數據後,如何做到製造業的數位轉型?
Frank開講
81 Followers
Frank開講
81 Followers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