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8
2.6k
這幾年來常聽到一些容易被混淆的名詞,例如IT、OT、CT,有時還會有DT、AT、PT等一大堆T,這些究竟是甚麼呢?與數位轉型又有何關係呢?與大家分享一些想法。
首先溫馨提醒一下,T是英文Technology的簡稱,中文就是技術,並非產品或方案喔。
在過去,大概就只有IT(資訊技術)這名詞,如圖一所示,所謂的IT資訊技術,主要用於管理和處理資訊,所採用的各種技術的總稱。這也是各位所熟知的,在這就不贅述了。
▲圖一 IT(資訊技術)
最近幾年,OT這名詞突然閃亮出現,但很多人對這名詞其實一知半解。所謂OT,中文可以翻譯成為「運營技術」或「操作技術」,如圖二所示。網路上的解釋是,OT好比是操作一臺設備,或運行一條生產線,其本質就是用特定的硬體和軟體,對物理設備,如機台、產線等進行控制,從而導致其物理過程的變化。
▲圖二 OT (運營技術 / 操作技術)
Gartner曾定義過:OT就是直接監控或控制工業設備、資產、流程和事件,來檢測物理過程,或使物理過程產生變化的硬體與軟體。
所以總結來說,OT是硬體+軟體,不是只有硬體喔!這與大家的想像可能有些差異。OT主要是監控設備、檢測物理過程;或是控制設備,使物理過程產生變化。這裡的「控制」二個字,非常關鍵。
以製造業為例,簡單來說,在IT端,常會聽到的技術或名詞,大概就是SQL、 DB (Data base,資料庫)、Java、Python、C/C++等;而在OT端,則常會聽到PLC (可程式化邏輯控制器)、SCADA (資料採集與監視系統)、工業圖控等。
在這裡,分享一下我的經驗:我是念機械所控制組,畢業後到工研院開發機器人與機台設備,從事OT超過20幾年。但,我卻從來都不知道我所做的事情就叫OT。
原因是這名詞是IT的人發明的,所以OT的人就不知道自己被叫成OT。我常對IT的朋友開玩笑地說,說不定你們口中的OT,其實並不是什麼運營或操作技術,而是「Out of “IT”」、IT之外,也就是非IT族類的都叫做OT。當然這只是開開玩笑而已,有了這些名詞,總是會比較好歸類技術,並不需要計較是誰發明的名詞。
▲圖三 CT(通訊科技)
接下來是另一個熱門技術: CT通訊技術,如圖三所示。主要包含網路、行動通訊、無線通訊,也包括現在熱門的5G技術等。而IT與CT也常被合稱ICT資通訊技術。
IT與OT透過CT整合在一起,對製造業可以創造更高層次的新價值,對產業升級也很有幫助,更是數位轉型的核心技術之一。
由於IT+OT+CT對於數位轉型的重要性,後來各方人馬就開始把各類相關技術(Technology,簡稱T),就一個T一個T的給T進來了。比如說,我曾在FII看到圖四這張架構圖,它把DT、AT、PT、HT都拉進來了。若加上原本的OT,一下子就從3T暴增為5T。若加上IT、CT這二個基本成員,天啊!一下子暴增為7T。這頗嚇人的,為了讓大家都能快速了解,以下我簡單摘要。
▲圖四 FII工業互聯網
首先是DT數據技術,如圖五所示。所謂巧婦難做無米炊,若沒有先把數據蒐集進來的話,其他的T,是不會有任何效益的。所以李傑博士說:工業互聯網中,最核心關鍵的數據蒐集技術DT,掌管工廠中包含設備、系統、感測器等數據來源。如何能夠又快、又準的蒐集,也需要對數據進行初步的標準化、時序同步、清洗預處理等。這些看似很基礎,卻是數位轉型至為關鍵之所在。
▲圖五 DT(數據技術)
再來就是AT分析技術,也就是把蒐集進來的數據,進行特徵的萃取分析、數學建模、分析問題與預測未來,如圖六所示。
▲圖六 AT(分析技術)
接著是PT平台技術,如圖七所示。因為要真正落地實施,還是得有平台支撐前端的數據採集、使用者互動,一直到後台的數據分析、模型運作、資料庫儲存等。
▲圖七 PT(平台技術)
最後是HT人機互動技術,如圖八所示。就算工廠導入智慧製造,但「人」仍然是工廠運作的關鍵。如何幫助現場人員,透過最直覺且無縫的方式,獲得最有效、最相關的資訊,就會變得很關鍵。
▲圖八 HT(人機互動技術)
簡單來說,我們常認為資訊很重要,當然要越多越好。但面對越來越多、越來越頻繁的資訊量,當然這對於CPU越來越快的電腦來說,仍舊是駕輕就熟;但對於人類,這個近年來沒啥進步的人腦來說,能否負荷的住,卻是個大問題。若沒有更好的HT,一下子來了這麼大量的資訊,恐怕不會產生效益,只會發生反效果而已。
隨著7T的陸續出現,後來就有更多的人,提出更多的T(Technology),可以說是一發不可收拾。面對群T論舞的時代,我們該怎麼辦呢?
其實,我們不能被這麼多個T給迷惑住了。我們還是得「以終為始」。先不執著於技術,先著眼於痛點與價值,從企業經營與自家工廠有哪些痛點?可以用哪些技術突破?然後才規劃加入所需的T(技術),然後或是用「整合」、或是用「融合」的模式,以創造出新價值。
在這裡再分享二個名詞:何謂整合、何謂融合。整合就像強力膠,把二種技術或方案黏接在一起,透過相互之間的數據與功能的互相支援,讓彼此的功能得以強化、價值得以提升,但整合不會產生新的方案。
而融合比較類似,夫妻結婚生下小寶寶,也就是新方案。小寶寶(新方案)的DNA中有著爸爸的DNA,也有媽媽的DNA。所孕育的新個體(方案),會創造出新的獨特價值。
雖然前文所說的,T是Technology技術並非產品或方案。但為了便於稱呼,我們也常會把比較偏向於某類技術的方案(系統)、職能或部門,或者公司與個人,就簡單的直接用該技術來稱呼他們。常見的例子就是ERP,因為IT的成分很高,雖然也得搭配其他相關技術,但我們就常常會以IT來稱呼ERP方案,或提供ERP產品的軟體公司。
為了便於了解,我們用圖九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
▲圖九 整合與融合
你有開車吧?對的,車子就是OT,一部大機器。而開車的你,就是IT,指揮OT到達目的地,也就是指揮工廠,生產產品來賺錢。而手握方向盤,那就是近年來最夯的「機聯網」。ITOT二者之間的互動,就是「整合」。透過數據交換與功能互搭,讓ITOT彼此的功能都更加完整,強化製造現場的競爭力。
那甚麼是ITOT融合呢?簡單來說,就是自動駕駛。自動駕駛這個ITOT融合的創新方案,它得有IT的known-how,也得有OT的新感測器軟硬體,並從更高層次來思維以創造新價值,才能產出如此跨時代的創新產品。
其實,製造業長久以來,工廠都持續的導入與強化IT與OT各種方方面面。但對於IT與OT之間的整合,卻因為種種原因,例如專業的不同、或跨部門KPI衝突等,一直被大家所忽視。
若把製造業比做一條鐵鍊,成本就類似鐵鍊的所有環重量的加總;而競爭力則像鐵鍊的強度,取決於最弱的那一個環。而ITOT整合段,正是製造業最弱的一環,也常是瓶頸之所在。而對於瓶頸的強化,才能把資源用在刀口處,最大效率的提升競爭力。
所以,我跟朋友聊天分享時,常會引用我20幾年前,跟我老婆,當時是女朋友,所寫的情書中的一句話:「我們都是單翼天使,唯有互相擁抱,才能振翅高飛」。對的,IT與OT就是得擁抱,才能振翅高飛。
Frank開講
81 Followers
延伸閱讀
Frank開講
81 Followers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