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的五個誤解

2023-12-19

520

自動化是近年來最流行的議題之一。當工廠面對缺工與品質問題,希望提升產能或降低成本,都會想到自動化。但自動化長久以來存在著許多誤解,造成明明是救星的自動化,導入後卻常發現不如預期,或是今日成功的自動化,反而變成未來接單的絆腳石,那可就頭痛了。以下是常見的五個誤解。

第一個誤解:直接買現成的方案導入,不就好了?

自動化是很複雜的系統,又得在工廠這個既存的大「有機體」內發揮效益,因此不能夠「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式的直接選用既有方案。或許您相中了某個工段,例如產品包裝,想用「機器人取代人」做得更快更好。但要想在複雜的工廠內,有效的善用自動化賺更多的錢。若缺乏整體規劃,很可能會在導入後才發現機器人老是在休息(閒置)。那是因為雖然機器人很快,但上游供應不一定足量,才會走走停停,無法充分發揮造成浪費。

 

 

第二個誤解:自動化就是把人做的事,直接換成機器來做?

自動化確實是為了取代人做事,但二者的本質是不同的。如果沒有適當的應對,常會出大問題。例如物料的某些規格,對人來說很關鍵,但對自動化就不一定了;反之,對自動化很關鍵的規格,可能之前並不被重視,比如毛邊,手插件時可能並無影響,但自動化後由於物料得整列定位,毛邊很容易造成卡料,時不時就得工程師排除,這會造成自動化不好用。

 

此外,自動化之前也得先做合理化,重新規範產線;在導入之後,產線也得更新配套SOP(標準作業程序),才能真正有效的發揮自動化效益。這就好比一台法拉利,若只想把它當成可以跑更快的房車來開,只怕出車禍的機率不低。

 

 

第三個誤解:廠內產品種類一萬種,自動化當然都要能做?

由於人的彈性無限,不管產品如何變化、種類如何多,都難不倒人。但自動化就不是這樣。只做一種產品的自動化,與做二種的成本與風險可能差不了多少。而做三種比起做二種也可能只高一點點。但由於空間與複雜度等先天物理限制,當自動化可以生產的種類大過某個臨界值之後,成本與風險就會開始無限飆升。

 

反過來看,固然工廠內的產品種類如此之多,但仔細想想,是否「都」需要自動化呢? 因為有些產量真的很少、有些很久沒生產了。真正大量的可能就是那幾種,若能區分成不同產線,將該自動化的自動化,這樣投資報酬率肯定更好。

 

 

第四個誤解:很簡單,直接找三家比價,擇廉採購?

自動化是「穿著衣服改衣服」,所以設計上沒有標準答案,就算找來比價的三家都很專業,但由於手法不同,就會像雞與鴨一樣,直接比價格是沒有意義。

 

更何況,現在市場變化快,面對變化自動化也得跟著因應,才不會在未來變成孤兒。這就好比室內裝潢,當小孩長大需要自己的房間時,若直接找木工釘一釘,可能就只是現在合用,未來孩子更大時,需求可能就無法滿足了,就得再找木工重新裝修。但若能透過專業室內設計師,規劃兼顧現況與未來的擴充性,才能讓今日的自動化,不至於變成未來的絆腳石,畢竟想要成功就不要「輸在起跑點」。 

 

 

第五個誤解:自動化就只是一台新機台而已?

自動化與智慧化是一體二面、相輔相成。除了得與MES機聯網之外,自動化本身的智慧化程度也很重要。除了功能面之外,軟體與數據分析能力也很重要。

 

也就是說,自動化OT若可以與資訊系統IT,做IT+OT深度融合,就可以創造出更高的價值,例如預知保養或更為智慧的先進排程派工,為產線提升更高的競爭力。所謂的「千里來龍,在此節穴」,自動化的終極目的不就是為了讓企業賺更多錢。若短視封閉內縮變成自動化孤島,不但畫地自限,讓投資報酬率不佳,更可能在同業持續循環進步的未來,就得打掉重練,甚為浪費。

 

總而言之,自動化的導入有方法有步驟,每一步都得預留下一步的空間與彈性,才不致於到了快到成功的那時,才赫然發現撞牆走不下去,得打掉重練,屆時損失可就很大了!

Frank開講

81 Followers

1. 分享關於智慧製造與智慧機械,雙引擎合力以提升製造業競爭力的相關技術,經驗與案例交流。 2. IT+OT深度融合,透過全方位數據與創新應用,以工業機理與數學模型,搭配管理機制,讓製造業企業得以隨時適切因應內外部的快速變動,永遠保持在當下最優化,以此達到企業數位優化,進而加速企業數位化轉型。
知識主題
智慧製造&工業4.0
IoT物聯網/機聯網
缺工議題
設備數據
生產資訊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