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自動化的七大風險

2024-01-03

918

對製造業來說,缺工與人力素質下滑會造成競爭力變差。為提高產能、提升品質及降低成本,自動化是不可或缺的利器! 但自動化絕非萬靈丹,一方面得有周邊條件的配合(例如合理化),才能充份發揮出效益;另一方面自動化成本不低,且失敗或無法發揮預期成效的風險也大。

對製造業來說,缺工與人力素質下滑會造成競爭力變差。為提高產能、提升品質及降低成本,自動化是不可或缺的利器!但自動化絕非萬靈丹,一方面得有周邊條件的配合(例如合理化),才能充份發揮出效益;另一方面自動化成本不低,且失敗或無法發揮預期成效的風險也大。


如何能「享受」自動化所帶來的效益,又能降低風險、增加未來擴充的彈性、減少實施所需的時間及成本,將是非常關鍵的重點。Frank就多年的自動化經驗,先談談風險部分。當然有風險不代表不推薦做自動化,因為「成功無法複製、失敗容易重蹈」,若能多了解風險,才可以降低踩雷機率。



自動化的分類

首先,簡單的分類一下自動化,工廠自動化大致分為四類:生產自動化﹑物流自動化﹑倉儲自動化與資訊流自動化,簡單說明如下。

 

1.生產自動化

例如自動上下料﹑埋入(嵌件)射出(Insert Molding)的自動插件﹑自動組裝或包裝﹑疊棧自動化等。這些原本都是作業員在製造現場做的單調重複性工作,可以改成機器人(Robot)或自動化設備來自動作業。

 

2.物流自動化

包括物料﹑工件﹑半成品或成品的自動搬運等。主要使用AGV (無人搬運車)﹑AMR(自主移動機器人)或 OHT(空中走行式無人搬運車)自動搬運,減少人員搬運重物。

 

3. 倉儲自動化

指倉庫物管的自動化,包含自動倉的硬體機構與軟體控制,也包含 WMS(倉儲管理系統)的整合。傳統採用固定式,近年來也有結合 AGV 做貨架到人的撿料新模式(貨動﹑人不動)。

 

4.資訊流自動化

簡單來說就是透過機聯網與物聯網,將各生產機台﹑檢/量測機台,甚至於各類自動化與軟體系統的數據,經由工業互聯網串接,以數據交換達到功能強化與價值提升的目的。其模式就是「整合」,關於整合與融合的說明,請參考另一篇文章:「數位轉型核心技術之IT、OT與7T摘要」。

 

 

生產自動化-高風險專案

接下來我們先談談生產自動化。以個人經驗來看,生產自動化就是高風險專案。因為生產自動化需求常常是因為原產線﹑既有機台有「問題」,例如缺工﹑產能不足﹑品質不佳或成本過高,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所產生的救急專案。但因為自動化常建構在既有產線﹑機台上,或取代原生產線﹑既有機台來運轉。這就導致了七項特性,使得自動化失敗風險大增。本文先分享如下,後文再交流如何規避的經驗。

 

一、個案訂製型的特質

生產自動化大多數屬於「穿著衣服改衣服」專案訂製型,而非經年累月設計﹑修改﹑優化後的量產型機台。加上各工廠甚至於產線的獨特性,因此先天上就具有三個不利的特質:1. 每一次都是第一次、2. 每一次的數量都少、3. 要時立刻就要。就造成自動化成本高、實施時間長,並且成熟度不佳等問題。


首先是成本高/實施時間長:因為研發固定成本無法分攤到大數量上;製造上也很難透過其他方式來降低製造的變動成本,例如:開模後沖壓或射出成型。先天上成本就相對高,連帶裝機﹑試車與修配等實施時間也相對長。


其次是成熟度不佳:由於缺乏反覆優化的迭代過程,加上空間限制與時間壓力,以致於成熟度常不佳。例如自動化關鍵部件-「夾爪」,因為所要抓取的工件種類多又奇形怪狀,還得克服空間上的種種限制,原本就不容易設計得好。再加上因為要安裝於機器手臂末端,得盡可能減重,讓選型時可以低負載以降低成本。在如此嚴苛的條件下,設計者常會「便宜行事」違背一些基本原則,例如螺絲不能單獨受剪力,造成用久了精度就會逐漸跑掉等長期穩定性問題發生。

 

二、創價目標與路徑不明確

對於訂製型專案來說,如何創價的終極目標,往下展開的完整而明確的規格,是成功的必要先決條件。但這卻是最困難的第一步。因為專案使用者,也就是現場生產與製程人員,對於自動化的想法常僅止於「省人」;若再繼續追問,頂多增加類似「效益提升」的模糊想法。問題是,單純取代人是不會有效益的,得從「為何而戰」(why/goal)的終極目標著眼,如何「達標創價」(how)著手,才能展開有效的要做什麼(what)與如何實施(how)的完整專案規格與路徑。

 

三、要適用的工件規格過多

由於臺灣產業多為少量多樣、接單生產。產品種類很多、工件規格複雜,差異甚大。對自動化而言,要同時適用的工件規格越多,困難度就越高,尤其是除了尺寸變化外若還包括幾何形狀時,若要自動適應這麼多種類的產品,將使系統變得很複雜,相對造成成本暴增﹑實施時間拉長﹑失敗風險也急遽拉升。更頭痛的是,某些產品或製程臨時突然變更時,使用者也會直接要求自動化也得隨之因應。這對於專案執行後期,甚至於運轉中的自動化來說,極度困難且風險極高,但卻常被認為理所當然且容易做到。

 

四、工作空間的限制

由於得建構在既有機台之上協同運轉,無形中就會受到很多物理條件的限制,尤其以工作空間(Workspace)受限問題最為嚴重。為解決工作空間不足或不良的問題,往往得花費時間與成本來重新調配空間擺置(Layout),或設計複雜的機構,例如倍行程機構或架空式設計,這會讓成本與風險提高。

 

五、專案時間的限制

工廠常會在接到大單卻缺工、或被客訴甚至於大客訂單快掉單時,為了搶救品質以挽回訂單,才會考慮投資大筆資金導入自動化,當成救急方案。既是救急,當然希望見效越快越好。病急投醫,當然希望藥效快速。但有時「吃快打破碗」(台語),過於匆忙的規劃與實施,很難充份考量到各方面的需求與限制條件,等試車時才發現不對或不夠時,往往已經來不及補救修改了。

 

六、避免影響產能

自動化既然是架構在既有機台或產線上偕同運轉,那就免不了為了搭配,得去修改其內部機構或電控組件。問題是,這些機台此刻應該都還在生產運轉中。為了自動化的修配與試車,難免影響生產,甚至於衝擊到達交率。因此線上修配時間就會被強力壓縮,避免對生產造成太大的干擾。但不夠充足的試車與修配,很容易有漏洞與穩定問題,造成後續上線量產時的損失。

 

七、ROI < 2年的終極限制

綜合上述六點就可以知道,自動化的成本先天較高且成熟度相對差。為了降低成本與風險,常會限縮生產的種類或機種,甚至於罔顧彈性與擴充性。但這在產品生命週期越來越短的現在,等同另一種相對應的風險,那就是所適用的產品或機種已經被市場所淘汰之後,自動化是否可以擴充以適應未來的新產品,將是另一個大問題。當然因為未來的事,誰也無法預測。既然無法預測,屆時能否做到,講再多也是空頭支票,為此額外支付的成本與時間,誰也無法保證能否回收。因此業界就不約而同的把ROI(回本年限)二年,當成自動化導入的條件。因為產品的生命週期雖然有長有短,但以平均二年來算,應該合理。若屆時自動化無法繼續適用新產品,也算不虧。這想法簡單有效,但也等同讓自動化被下了緊箍咒,造成很難發展出在未來可以高度擴充性與強彈性的創新架構,讓自動化普遍都只顧眼前,失去對未來長遠發展的動力。

 

綜合以上七項可以知道推動自動化,並不像購買量產機台般容易,而是深具難度的高風險專案。至於如何紓解我們後面會再陸續分享與交流。

Frank開講

74 Followers

1. 分享關於智慧製造與智慧機械,雙引擎合力以提升製造業競爭力的相關技術,經驗與案例交流。 2. IT+OT深度融合,透過全方位數據與創新應用,以工業機理與數學模型,搭配管理機制,讓製造業企業得以隨時適切因應內外部的快速變動,永遠保持在當下最優化,以此達到企業數位優化,進而加速企業數位化轉型。
知識主題
智慧製造&工業4.0
IoT物聯網/機聯網
缺工議題
設備數據
生產資訊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