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5
劉芝吟
334
驅車至台中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山丘上,映入眼簾的是充滿設計感的建築群,這裡正是台中精機營運總部與智慧機械典範工廠,建築外觀融入創業機種「牛頭刨床」,展現企業品牌傳承。鼎新「知識聚樂部」舉辦企業參訪,除了解密台中精機智慧工廠的運作,也邀請永續長黃怡穎分享三代傳承的企業智慧與精神。
那是民國 43 年,台中「草尾仔埕」一間 4 坪鐵皮屋簷下,三位換帖兄弟忙著整頓捲菸機、稻殼機,打入市場。因緣際會,三人到了高雄拆船廠買下一台二手刨床,重新拆解、加工組裝......沒人想得到,這將是改變一切的起點。
從當年困頓狹窄的鐵皮屋起家,經過一甲子後,台中精機已蛻變成台灣工具機業頂梁柱。從傳統車床起家,一步步開發出台灣首款 CNC 車床,邁向精密機械研發製造,如今規模擴展至台灣研發、兩岸生產、全球行銷。
第三代經營者、現任企業永續長黃怡穎感性地說:「那是台中精機的第一台牛頭刨床,我們的起點就從那個四坪鐵皮屋開始。」
而這一幅企業壯大的精彩畫頁,有生產技術的智慧化升級,也有品牌文化再造,更有企業接班的經營轉型。
實際踏入營運總部,這棟結合太陽能與水資源回收的綠建築,可謂企業雙軸轉型一大里程碑。
2020 年,台中精機中港舊廠熄燈,耗資 35 億打造的智慧標竿工廠正式啟用,宣告領銜產業界邁向工業 4.0 的決心。廠內建置4條智慧自動化加工生產線(VSM)、8條智慧化組裝生產線(VSP),引進高階精密工具機設備,且設置自動化倉儲、AGV與戰情室。
智慧工廠結合ERP、MES、APS系統,打破不同部門產線的「資訊孤島」,將製造流程與資訊架構串連,建立工廠全線的生態系統。
以加工產線來說,為了滿足客戶少量多樣的加工需求,產線由機械手臂、AGV 搭配料車、線邊倉組成,實現上下料和加工全自動。每台機械手臂自行夾取模具和材料,再由影像辨識系統檢查,防止夾錯。系統還會自動更換模具,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7 層樓高的自動倉儲系統,則搭配 7 台 AGV 和百台料車,坪效增加3倍、入出儲位的效率提升60%,每個月更省下 66 個人工小時,因應持續已久的缺工困境。
作為工廠中樞的戰情室,透過有限資源排程、MES 報工與即時目視看板管理, 從大數據輔助決策,降低錯誤風險。機台蒐集的情報,會轉化成稼動率、刀具健康、警報紀錄與能耗資訊等完整報表,更重要的是,這些數據能明確對應到責任單位,優化流程。
企業的成熟擴展,既仰賴技術升級,品牌經營也是不可或缺的「軟實力」。
永續長黃怡穎坦言接下品牌轉型重任,是前所未有的挑戰。她決定將在賓士汽車積累的行銷經驗,帶回傳產,展開品牌再造。
「我們做了各種訪談,客戶、代理商、資深員工,更聚焦凝聚出公司願景。」品牌定調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重塑市場形象。工具機產業長期背負「黑手」形象,黃怡穎透過數位行銷,打破這種刻板印象。
她開設業內首個臉書專頁,即時與粉絲互動;為品牌吉祥物「精機寶寶」開發活潑系列;與知識網紅合作,開箱工廠和機具,拓展網路影響力。
線上創造話題之餘,線下也積極拼口碑。
借鑒賓士的交車服務,台中精機為機台出貨打造專屬儀式。服務人員統一著裝,以專車運送設備,並贈送特製禮品如精機寶寶公仔、保溫瓶和樂高模型,僅限購機客戶。「這些獨家禮品甚至被高價拍賣,很受歡迎!」細緻的儀式感不僅深化客戶互動,也成為品牌最好的行銷口碑
「企業要推動改變,『人』始終是文化根本。即便仰賴人工智慧,人的運用才是關鍵。」黃怡穎強調。因此,組織改造也成為另一重點。
台中精機推動扁平化組織,促進交流和決策效率;引入雙軌晉升制度,讓技術專家和管理者各有發展空間,避免只靠技術晉升但管理能力不足的盲點。在人才培訓方面,讀書會、迷你 EMBA、國際新聞週報等,打造學習型組織。建立導師團制度,同時設計資深員工的巨幅海報,鼓勵知識傳承。
為了傾聽基層需求,內部也建立跨部門對談制度,每週邀請少數員工閉門暢談,逐步建立起信任文化。這些努力迅速提升了人才留存率,印證永續經營不僅在於盈利,更在於人才的培養與共好。
「危機,其實就是練兵的時機。」雖然產業近年處在低谷,但黃怡穎卻樂觀視為最佳訓練期。「轉型得持續努力,但最重要的是不忘初衷,讓每個員工都明白我們為何要改變。」
產業心時刻
571 Followers
延伸閱讀
產業心時刻
571 Followers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