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1
張明杰
121
美對中加徵關稅以來,斷鏈風險一躍而為供應鏈管理思維新主流。美日歐從原本不想投資晶圓製造,到競相想要擁有自己的晶圓製造,因此倒逼台積電從經濟學視角下的全球晶圓代工龍頭,一躍而為中美博奕浪潮下的浪尖與風口。
川普2.0時代的第一個春節,台積電沒能繼續抽到上上籤。先是,DeepSeek重拳揮向美國AI產業,引來台積電ADR單日大跌13%;接著,川普劍指台積電賺走美國98%芯片生意,揚言課徵100%關稅。
這會兒,我們忽然驚覺,所謂地緣政治下的美中台晶三角,竟讓台積電從經濟學
視角下的全球第一,變成政治學視角下的全球第一。
2020年台積電宣布赴美設廠時,市場一致認為這正代表台半導體產業實力已被全世界看見。但可曾靜心思量,如此的商業決策為何遲至今日?全球先進製程代工本就是台積電一個人的武林,亞利桑那和熊本廠尚未量產,台積電即已拿下全球晶圓代工與先進製程代工市場的64.9%與九成以上市占,因此台積電赴海外設廠並無實質的邊際效益,既不會帶來大量客戶也無法大幅提高市占。
美對中加徵關稅以來,斷鏈風險一躍而為供應鏈管理思維新主流。美日歐從原本不想投資晶圓製造,到競相想要擁有自己的晶圓製造,因此倒逼台積電從經濟學視角下的全球晶圓代工龍頭,一躍而為中美博奕浪潮下的浪尖與風口。
正因產能全部集中台灣的台積電,對美日歐等先進經濟體而言實在太重要,所以
各方都有志一同,想要擺脫對台積電的單一供應來源的依賴,且也都只想由台積
電自行承擔所有半導體產業的暴起與暴落之風險。
基於此,為應對台積電搶走美芯片生意,對川普而言,最廉價的解決方案就是
「高舉關稅大旗、倒逼台積電在美興建更多且更先進的晶圓製造廠」,然後再依
量產進度,要求台積電將泰半,甚至所有來自Nvidia、Apple及高通等先進製程代工訂單移回美國生產。
全球市值前十大榜單中,除台積電及沙烏地石油等公司外,其餘六家均為美企公
司,巧合的是,它們也都是台積電最主要客戶。按台積電財報資料,前20大客戶營收占比為91%,而Apple、Nvidia、AMD及高通、博通等美系客戶合計占比則為七成,且除聯發科外,日系的SONY,Toyota及德系客户也經常名列台積電前十或前20大客戶榜單。
在主要客戶名單中,常見全世界最大及最知名廠商,且泰半甚至只能以台積電為
唯一供貨來源,這確實凸顯台積電及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全球價值鏈生產環節中始
終無法被輕易替代的關鍵性角色。
但福兮禍之所伏,觀諸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廠區,六座先進晶圓製造廠的產能規
劃,足應占比七成的美系客戶將原本下在台灣的部分先進製程代工訂單移回美國
生產。且無庸置疑的,俟日本熊本及德國德勒斯登的台積電海外廠量產後,日系
與歐系客戶也一定會依樣畫葫蘆,將原本下在台灣的訂單移回本國生產。
如此一來,對台積電而言,受影響的或許只是財報上營收及轉投資收入項目的一
減與一增,但不容輕忽的是,隱身台積電財報變化背後,受衝擊的可是台灣出口
與貿易順差的大幅下跌。
2017年,陸對美貿易順差3,752億美元,因此名列川普1.0加徵關稅對象;2023
年,墨西哥及加拿大對美貿易順差1,621億與406億美元,排名美第二及第十大貿易逆差來源,因此成為除大陸外的川普2.0新增加徵關稅對象。
去年,台對美貿易順差650億美元,已一躍而為美第六或且第七大貿易逆差來源,加上川普所謂的台積電偷走美98%芯片生意,看來川普2.0的美加徵關稅名單台灣已無法倖免。
2018年以來,挾新市場、新產業及新出口企業替代優勢,大陸挺過川普1.0的美加徵關稅壓力,出口及商品貿易順差逆勢增長近50%及至少一倍以上;而今,川普劍指台半導體產業,要求台積電將美系訂單移回美國生產,如此一來,美國將可大享供應鏈安全及貿易逆差縮減利益。但出口占GDP貢獻七成、半導體占出口比重四成及美國市場占出口比重23.4%的台灣呢?屆時,台灣能否有足夠的備胎產業與新出口市場,可完全填補台積電將晶圓製造移出時所遺留下來的出口缺口呢?
首席經貿觀測站
143 Followers
首席經貿觀測站
143 Followers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