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1
楊于嫺
57
川普掀起「關稅x匯率」風暴,讓全球訂單急凍,美國到底玩什麼局?面對不確定的黑天鵝時代,企業從內部優化到外部資源,可以如何應對?
美國是全球經濟的火車頭,川普則以「關稅 x 匯率」當作地緣經濟戰略武器,試圖重新定義產業地圖。
許多企業即使美國非主要市場,也感受到一股肅殺的寒意—客戶下單變得猶豫、訂單能見度急遽縮短、景氣的樂觀情緒快速消退。
若被動等待川普關稅風暴過去,無異於坐以待斃。唯一的出路是反求諸己,回歸經營的本質,在賽局中先求自身穩定不犯錯。
企業應思考透過AI等三大韌性戰略,守住底線,贏得晉級國際決賽的門票!
美國對各國開出的談判條件不僅限於「稅率交換」,而是要求投資回流與採購讓利,同時透過《國家安全法第 232 條》為半導體、電子材料、汽車零組件等關鍵產業建立額外壁壘。背後目的有三:
▌政治層面:以經濟議題作為外交籌碼,重建美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話語權;
▌經濟層面:吸引企業投資美國、創造本土就業;
▌財政層面:關稅成為政府收入來源,間接緩解赤字與通膨壓力。
這是一場美國為莊家的「非對稱博弈」,美國不再只是設定市場規則,更以稅率主導全球產能重整。
若關稅是明牌,匯率就是暗棋。台幣對美元匯率的劇烈波動,不只是單純的市場反應,而是刻意操縱的籌碼。
2025年4月起的兩個月內,匯率從 33.2 元急升至 28.9 元, 對 100 萬美元訂單而言,台幣收入減少 430 萬元, 13%的匯率波動足以吞噬中小製造業整季毛利。
美金、日圓與韓圜的「多重衝擊」讓台灣企業陷入「報價降不下、毛利守不住」的困局, 匯率也成為關稅之外最致命的隱形殺手。
整體來說,企業正面臨「直接稅率提高,導致成本攀升」、「競爭國稅率更低,造成價格劣勢」、「匯率波動,讓報價風險提高」的三重壓力。
川普美國關稅對產業的影響,不只能單看稅率數字本身,產業的「對美依存度」、「競爭國稅率差距」和「企業競爭位置」,比關稅更具殺傷力。
對美國市場佔比超過35%的產業,關稅的任何變動都直接牽動其生存。資訊硬體(美市場比重57.0%)、通訊(35.3%)、汽機車零組件(39.3%)、扣件(42.3%)、手工具(39.2%)、水五金(38.7%)都是以美國市場為主的產業,是關稅直接衝擊產業。
部分產業因其主要競爭對手(像是日本、韓國)享有較低的15%關稅,而台灣為20%,這5%的差距直接削弱了價格競爭力。
▌受影響產業: 塑膠製品、工具機、模具、電子材料、電子零組件。
▌相對安全的產業: 手工具、水五金等產業,其主要競爭地(越南20%、中國55%)關稅不比台灣低,短期內受關稅稅率影響較小,但面臨的匯率壓力更大。
▌短期衝擊較小的產品: 即使在同一產業內,不同產品線的處境也大不同。電子零組件與機車零組件多為AM(售後市場)產品,與日韓產品定位不同,且具有嚴格的安規及認證條件,短期難以被取代。
「美國國家安全法232條款」為特定產業帶來額外且不確定的關稅變數。
▌扣件: 因鋼鋁232條款,各國關稅將調整為50%,匯率影響毛利的幅度更高。
▌汽機車零組件: 232條款公告稅率為25%,高於日本的15%。
▌製藥: 品牌或專利藥品被徵收100%關稅,但台灣輸美多為學名藥,暫不受影響。市場另有傳聞製藥業可能面臨高達200%的稅率。
▌電子材料: 作為半導體晶片基板,未來可能受晶片稅及半導體232條款影響。
▌未定: 半導體、電子產品、藥品等雖被納入對等關稅豁免清單,但部分產品的最終稅率仍未公布。
了解更多:川普關稅全解析:你的產業是「首當其衝」還是「腹背受敵」?
在訂單碎片化、利潤薄如刀片的時代,企業的韌性來自於對內部流程的極致掌控與科學決策的能力。以下四大戰略,是企業由內而外、層層遞進的強化路徑。
▌現金流穩定: 黑天鵝一來,總是不知道多久會飛走。誰預料的到,新冠疫情2020年爆發,2023年才正式解除。企業要先剖析計算才能了解實際成本架構,並依據狀況優化浪費項目。手上現金流夠穩,企業才能維持運作。
▌精準成本控制: 透過精準的BOM(物料清單)表展開,計算外銷產品在不同情境下的實際成本和「毛利臨界點」,助企業避免「接一單,虧一單」的致命陷阱。延伸閱讀:AI揪關稅匯率毛利陷阱,守住利潤不靠猜
▌匯率避險:運用遠期外匯合約或選擇權進行金融避險,或透過「自然避險」(如進銷貨幣沖抵)來穩定獲利,抵銷關稅匯率雙重夾擊的風險。了解更多:從匯率波動,到財務避險的企業實戰指南
▌協商貿易條件: 重新與客戶溝通貿易條件(如Incoterms),明確劃分關稅負擔方,或採取比例分攤的策略。
▌導入精實管理TPS: 參考微軟等成功案例,企業應遵循「先優化流程,後導入AI」的原則,透過精實管理的核心「持續改善(Kaizen)」精神,消除生產過程中的七大浪費。
特別是找出並消除「無效工時」,以擠出更多的利潤空間同時建立價格競爭力。延伸閱讀:微軟 AI 轉型靠什麼?精實管理給答案
▌選擇AI優化場景:AI分為應用為提升行政效率、知識總結和數據決策等三種類型。企業應確認需求後,選擇需要的場景進行AI工具的導入。延伸閱讀:毛利保衛戰啟動!當關稅海嘯襲來 「AI工具」如何成為企業救生圈?、企業+AI 讓企業營運升級
台灣政府啟動「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編列930億元的經費協助企業,目的在鼓勵企業進行「雙軸轉型」,像是智慧化、低碳化等項目,優化營運效率,將外部危機轉化為產業升級的契機。參考資料:930億補助迎戰關稅,產業如何爭取?
系列活動
《關稅最前線》從關稅匯率衝擊到營運轉機,省一塊就是賺一塊
2025/10/28(二)~2025/11/11(二) 15:00~15:40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