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WFH之後,新型態的混合辦公

2022-03-18

吳欣珊

吳欣珊

355

因為疫情爆發期間而開啟居家的遠距辦公,實現了隨時都能有效率工作的辦公形式,但在疫情趨緩後,逐步將工作模式回到原先的辦公室上班後,原先的上班型態也開始有了部分變化...

鬧鐘響起,起床刷牙洗臉,換算下一班的捷運大概幾點到站,坐車大約半個小時,打上班卡後到自己座位上,坐下來邊吃早餐邊開始一天的工作。個人該弄的資料,產出的報告一邊整理,可能還要應付一些電話插播。下午開會前先確認會議室的設備狀態行不行,避免等等開會時出問題,結束後把會議上提到的問題稍微整理一下又繼續埋頭苦幹,下班時間到了打卡,朝九晚五日復一日,這是疫情之前的常態工作模式。

 

但在疫情爆發後,當時對於病毒尚無解方,為了遵守政府嚴格限制的封城規定,企業也開始思索如何做到這種嚴苛條件下,也能同步讓公司能順利運作的方法,於是原本看似鐵打不動,不可能更改的工作模式開始有了變化。

 

WFH的應變運作

繼中國之後,疫情首當其衝的就是歐美國家,在2020的全球封鎖階段,對於辦公室的工作形式造成巨大衝擊,企業們幾乎是被迫集體進行大型的遠距辦公實驗,在這段期間不乏一些企業體推出創新的工作模式,台灣企業在2021年中因為疫情也快速使用WFH因應,度過這段低潮,使企業能夠維持運作。

 

實行的狀態

剛開始轉往線上,網路塞車的混亂期,設備硬體買不到的搶購潮一度也造成辦公不便的問題,但很快獲得解決。至於在家工作的員工,對某些人來說,不需要每天塞在通勤路上,在家可以睡得飽穿著睡褲開會簡直夢寐以求,但也有人邊工作還要邊顧小孩忙得焦頭爛額。有人希望這樣居家辦公的生活可以保持下去,但累垮的父母們則期盼這種日子能趕快結束。

 

疫後新形態及混合模式

在經歷過先前的集中上班及WFH之後,大多數人同意「混合」的工作模式,及更有彈性的運用時間,可以讓工作效率更佳。原因在於這種模式可以較有效率的區分深度工作跟合作型工作兩種型態。深度工作需要高度專注力,適合在家執行;而合作型工作需要進辦公室跟同事一起執行(專案或是會議需討論的模式)。

 

雖然在家上班的感想看似極端,不過大多數員工同意居家辦公整體而言還是提升了滿意度跟幸福感。以員工的立場希望居家跟工作場所上班的時間可以一半一半,但主管就不這麼希望了,企業預估疫情後約有25%的工時在家裡進行,約是員工期待的一半。

 

但結論是WFH這樣的運作模式對於工作效率其實是有提升的,而大部分公司恢復正常運作後,某些方案將被沿用。未來可能除了有彈性的上下班時間,異地視訊會議成為常態以外,主管也須擅長使用數位工具,協助團隊在各地辦公時,也能明確瞭解交辦任務及計劃時程。

 

公司的想法

雖然在疫情過後員工更著重在掌控工作的彈性及自由,但某些企業在員工上班的彈性上有所調整。Google為了滿足有不同工作型態需求的員工,開始了辦公室的改造計劃,除了獨立工作者所需要的單獨作業空間,增加沒有固定座位的半開放場所,也設計了適合團體作業的開會討論區域,方便各種不同狀態的工作者根據自己需求去運用空間;微軟的Flowspace Pod的出現,是為了運用在需要高度協作的空間中,也能擁有獨自深入工作不受干擾的一方天地。

 

對於未來辦公室的空間,不會是單純封閉式跟開放式的唯二型態,如何活用工作模式,讓員工可以彈性使用空間,使工作效率更好,會是整個企業體需要一起思考的新辦公型態。



內文資料來源:

Google簡約工作艙

經濟學人二零二二全球大趨勢,特刊223號,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12月9號出版



就享知 | 就想知道的數位知識

每天10分鐘 | 豐富你的數位新知

趨勢再發現

129 Followers

一些看似微小與正在發生的事,也可能翻轉未來, 我們精選新趨勢、新議題,讓你輕鬆掌握新知,了解時事脈動,發掘可能商機,窺見下一步所有的可能!
知識主題
溝通說服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